G線上の魔王
G 線上の魔王
好久沒碰遊戲了。就算早已結束,心得也很難榨出來。本篇正是吐一下放置一兩天斷斷續續這樣子寫完的,這已經變成我現在的常態了。或許是因為(做牛做馬)工作比較忙,或許是因為腦力已大不如前。御託はいい。言歸正傳。一上來就讓腳色來介紹背景的實在不多啊。沒記錯的話,上次車輪の国、向日葵の少女那時好像也有過這類型的特殊技法。まあ、寫作手法千差萬別(啊、真要歸類的話倒也不多…),不論是不是出人意表,只要能讓人滿意也就夠了。下面開始,全力でネタバレするから、魔王は誰か知りたくない方はここで立ち去るのが吉。
るーすぼーい的劇本不少主角都有裏の顔。本作主角浅井京介一開始就是雙面人,而且為了維持穩定的狀態,他非常的不希望出風頭。在遊戲起頭還經由他與栄一的對話顯示他裝得很成功,並且表示謊言貫徹到底也就成真了。當然這說到頭也不過是種指鹿為馬,欺瞞還是有被拆穿的可能。(大部分結局中,他的身分都曝光了。)可悲的是,沒被揭穿的也不少。應該說所謂歷史,絕對忠於事實的或許還比被扭曲的更為稀罕。本作若京介設定成魔王的話,那麼還可說是裏の裏の顔。除此之外,劇情也是裏の裏をかく、假假真真的。更明白的說,就是要騙過玩家,使人在最後大吃一驚。雖然類似於第一人稱,卻沒給玩家所有的情報,使得我們就算是對主角的獨白也不能盡信。較為可以參考的是以第三人稱角度寫出的敘述句,而這也得考慮除了字面上的意思,是不是有其他的可能性。その上に、還利用了玩家「我該不會正被欺騙」的心理,使其作出與劇中設定不符的臆測。ま、這在近幾年的劇本來說恐怕已經不算什麼就是。
京介因為悲慘的過去,所以不甚相信友情愛情親情等。(自分もそうですが?)相對的,凡事都以金錢來衡量。沒有錢賺的,就沒興趣做。當然這在眼前普遍的社會價值觀中不被看作是好事,本作達成的目標之一也正是將這隻過街老鼠好好懲戒了一番。在椿姫與白鳥路線,選擇背離真愛,沒有悲憫憐愛之心的結局都是 BAD END。
京介會如此重視金錢,和他背有債務,上面的養父也不怎麼重視親情友情等,還動不動就提醒他有關。這麼說來我差不多也是這樣啊,只不過我的「利害關係」範疇更大罷了。看看人們的行為,雖然不是絕對,但行動常常都伴隨有動機不是嗎?而這動機又大部分是經過比較而來。因為這樣做「比較」好,所以我想這樣而不那樣,等等。我所認同的「利」就是這種能夠比較的差異。雖然不像京介以「錢」來評估,可說得難聽點確實是以利害關係來衡量人,腦袋瓜裡面只有「這(對我)有沒有利」;但普通人寧可幫助好友也不會救助討厭的人不是同一回事嗎?我所指的就是這個道理。
本作另一主題為人意志的力量:足夠堅強的意念可以造成超過預期的效果。巧的是在我上一篇心得 Mnemosyne-ムネモシュネの娘たち-才提過這一點,事實上我在更早的時候就有所領悟。在魔王驅逐桑島時已很明顯,どこまで真剣、どこまで覚悟したってわけだね。覺悟夠強、執念夠深的才能得勝。除這一幕外,作中還將這種力量沿用到愛情上;這部分請參考姉恋模様:愛情或婚姻關係的根柢並不在表面的享受,而是種責任,若是沒有相當的覺悟,那是無法成就的。京介從以金錢衡量到能為愛奉獻,看的是他有沒有這分覺悟。(當然,幫他下抉擇的還是我們玩家就是。)我之所以還在這うだうだしてる原因之一正是為了還沒有那種覺悟。「假如愛情對你來說是種責任的話,」或許有人會想問,「那麼,到底你應該以什麼樣的方法來處世呢?」除了之前提過的自圓融外,這時我心頭浮現的是流れに身を任せ溶け込む。簡單一個字就是「和」:遵守規矩,不作違反規範的事。包括潜规则。所以不與風土人情相牴觸,更別忘了整個體系的規範(例如暗規會見光死,仁義道德萬萬歲。)。人們的生存樣態太多了,也沒有絕對的對錯。因此若變化對環境來說是消耗性的驅動,無法造成有利的結果,那麼堅持己見並不是好的選擇。當然這也不過是選擇的一種,無關對錯。自圓融的體系其他還很多,我也無法保證未來自己就不會改成另一種。事實上我能說的,大概是很多人會覺得這種懦弱迂腐的處世法根本就是沒有骨氣。
美輪椿姫
魔王與ハル的鬥智有 DEATH NOTE 的感覺。或是說…コードギアス?畢竟声優是同一人啊。不過,為何遊び是本人,而非替身出場?妙だな。假如資源那麼多的話,派一兩個小嘍囉理應不成問題。
椿姫ルート中魔王不斷想要讓椿姫變成懂得滿足慾望的「人間」(這說是從権三的話過來的會比較順),又說完全信任他人是不行的。這段總讓我不住的想起渾沌被開七竅, 尤其在椿姫也有自覺之後。雖然我不否認人因為受到打擊而改變性情的可能性,但像劇中那種突然變得わがまま之後又因為看到無私的表現而感化變回純真的,當然不是說不可能,只是還是感到些許違和感
教人要懷疑這種話之前也聽過,但我不覺得非得「懷疑」不可。以對朋友的責任來說,我們需要的是關心,也就是說其本質為對事態的了解,而不是懷疑。以生活態度來說,固然完全不去質疑恐怕是過於天真,但過度的不信任,像魔王所想要引導椿姫的一樣,也不是好事。椿姫倒可先探求魔王為何要他懷疑ハル啊。而這也才是魔王真正的目的。
魔王本身雖然反復強調不能叫警察,作者倒是好心的不斷提醒我們「要報警喔,只要警察一來事情就解決了。」這也可算是寫作的一種社會道義吧?ハル一直對椿姫不想叫警察不以為然,但在過度的暴力之下,人寧可選擇屈從,這本來就是人性了。對自己,我們固然可以選擇要去克服;但對他人就不只是覺悟夠不夠的問題了。並且歸根究柢,這些終究是無意義的。
本ルート最後椿姫那句讓我有種お茶番的感覺。主角(的個性)好像換了個人了?家族の温もりで心を癒す、素晴らしいですねぇ…って、CLANNAD
浅井花音
溜冰的評分系統請參考フィギュアスケートの採点法。こおろぎさとみ配のんちゃん的聲音使我有點はにかんだ的感覺。(這邊就不討論年齡問題了。言及したらやばいぜ。)
花音的問題在生母郁子過分重視他,要他別想太多,只要專心溜冰。在凡事不用負責,沒有過錯(由他人承擔)之下,造成自己就算察覺也不去多想的性格甚至有點わがまま,還禁不起挫折。他對這狀況其實很清楚,只是時至今日,習慣、面子(らしきもの)等等的很難改變。這種情況下,作者以花音重新振作,除去心結放放心胸,讓母親知道花音真正的想法來解決。若是沒有比賽這種契機的話,或許暫時分離也是種選擇?
白鳥水羽
最後的抉擇還是重申著愛人是種覺悟。私にはそんな覚悟はまだ出来ないってことだ。それにしても、水羽、変わりすぎ。人と接するのは嫌いではなく、余程の人見知りだけかな。
這邊還有個問題,若是誠心誠意,那有沒有回應的義務呢?如同在天使のいない12月中所言,沒多少人喜歡看到屍體在旁邊滾動。我想,並不是非得順著對方不可,但起碼也得給個替代方案,例如提出其他的解決之道,將對方的注意力引到其他的地方。
同父異母姊時田ユキ說話的技巧相當高明。就算如此,他還是說有實力為前提才能進行交涉,因為有實力才能談條件。不過,別忘記某些時候在情理道義或契約法律公權力上站得住腳也可算是種實力。所以,就算肌肉不如人,講得過人有時也已足夠成為勝利的條件。
宇佐美ハル
玩到第五章才會知道魔王真正的身分是京介的哥哥恭平。但是除了這ハル路線外,其他章魔王看似卻沒有完成最後這驚世駭俗之舉。相對於「魔王已經不在世上」之類,我想比較好的解釋為,按之前的設定魔王就是京介…的另一個人格吧。這點在All things are inane有更詳細的探討。就算無視於自稱浅井家的人、聲音變化、頭痛、喜歡古典音樂、不在場等等的伏筆鋪陳,上面的矛盾以平行世界或 if ルート解釋,在ハル路線本身還是怪怪的。我覺得起碼在権三死前下車喊出「京介えええぇっ————!!!」(這句話再怎麼說都是對魔王講的。而依照最後設定,京介當時根本不在場。とんだ間抜け?),或到ハル被恭平掐住脖子那一幕之前,魔王本來的設定應為京介比較說得通,至少京介已經開始自以為是魔王了?總之我很難相信権三接個電話就能改變認知,前一分鐘還說京介就是想五馬分屍大卸八塊的魔王,下一分鐘卻莫名其妙親自出車保護根本就沒危險的京介,還理都不理還在現場,剛剛自己才對他講錯真相的ハル。這也轉得太硬了吧。可能是兩個魔王嗎?只是要給玩家一個驚喜,或真的是寫不下去?總覺得恭平出現之後主角就換人了。說到最後,反正劇本是作者寫的,不論我們讀者的心情想法如何,劇情都操之在其掌上,所以碴找再多也沒用。只是,無論怎麼捧るーすぼーい,我想要說本作天衣無縫是言過其實了。ま、老話一句,突っ込んだら負けだ。話說回來,對這點持異議的怎麼似乎沒幾個?會是我個人特殊的見解嗎?
看到恭平「據地為王」時,我非常、非常想問;只要襲擊監獄或拘留所(或看守所?)就好,何必大費周章?想來大概是作者因素吧,因為作者認為有那必要,或是沒想到。這演出或許使大多數人滿意了(非常精彩),卻不見得會符合實際啊。話說回來,比較起之前兩起事件的解釋(都無人被殺害這種處置),他會殺人該不會是因為被作者當作棄子?因為玩家已經沒把自己投射在魔王身上了,所以就算把魔王描述成卑劣的人也無妨,不是嗎?許多作品中,迎合(這邊不是只單純的討好。或許改成「符合」會更恰當。)讀者這點已經變成原罪。
找一下碴。那清洗窗戶用的吊籃不會因為一個人掉下五公尺就要斷掉吧。遇過那麼多場面,理應行事縝密的魔王沒有好好檢查ハル的死活(從他後來的心裡話顯現這並不是故意的),這也是很奇怪的事。另外,說實在我覺得就算有著從小等了十年的過去,假如沒有孩子,又接受了幫助的話,ハル跟著岩井裕應該是比較可能的結果。時勢比人強,日久生情這些話聽過沒?
権三威脅毎夕テレビ那製作人的場景簡明扼要的描述了為何公權力無法完全的貫徹。而這其實也正是京介父親鮫島利勝的過去。無論是利勝或魔王,都只是想要伸張自己的正義,讓自己的世界更為公平,因為世界的公平本來就是因為才能存在的。沒人感受,沒人行動時,就沒有公平這回事。但這引申出個老問題:本來就沒有公平,那又有誰曉得伸張的是什麼東西?舉例來說,劇中恭平最後開殺戒的行為就算救出父親,是不是就真的對得起那些罹難者家屬了呢?他這行為的動機只是社會的不公平,不像是懷有大志;而評價在恭平被拿來當替死鬼后已被貶低成嚥不下這口氣(在之前本來還可以讓魔王有個高尚的行為)。最後日本政府還是(因為魔王的實力)作了某種程度的屈服;這樣的安排是不是暗指公權力無法制裁,就能(經由自己的手)下私刑呢?之前提過,人總是相信世界是公平的,最後正義總會戰勝邪惡。但人倫上的平等終究是因為人才能維持,說是真理倒不如說是努力。而在善惡都無法準確定義之下,到底是誰戰勝誰也很難說。所以我覺得這是制度尚未完善之下,人倫的矛盾。但是不是真的存在完善的制度也很難說,且更重要的,就算制度再完善,總是無法保證不會崩壞(例如發生災害戰爭)。我自己就不曉得現行有缺陷的民主應該用什麼樣的體制來取代。但無論如何,我想作中所要表達的沒錯:復仇無法救贖,充其量僅能聊表安慰。恭平的報復就算達成,也不過如同喪禮般,是慰藉生者用的。
ハルルート,或說本作內涵的菁華大概在恭平的最後一幕。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或許是因為和死亡比起來,其他的一切利益得失都太過微不足道了。所以人在這個時候比較容易不去計較這些利害關係,而對與自己死因無關的人做出全面性,而非片面性的正面決策。)除了這段外恭平好像也沒講到復仇之外的什麼,但這段的最後幾句卻異常的詰屈聱牙。看了一些他人的心得分析,越發覺得怪異:真的要為京介著想的話,不出現不就好了。大体、京介又沒為了憎惡或復仇而犯下什麼錯,ハル也因為(以為)復仇對象已不在世上而一掃陰霾,開始新的生活;恭平假如沒出現就天下太平了。所以對這段我的理解如下:恭平是如此的憎恨宇佐美義則,所以即使是他的孩子ハル也不能讓他幸福。而京介作為父親,那何其無辜的人的孩子,沒照顧好媽媽之外,竟然還愛著ハル,實在不能原諒。拆散,他得拆散他倆,使之互相憎惡。因此,恭平要讓ハル殺死自己,負上責任,或許還要使京介追殺ハル。但京介竟自己開槍。(這與後面「だからこそ、"魔王"はおれに引き金を引かせたのだ。」這句矛盾,不過已是較順的解釋了。或是說,兩人心中的想法不同?這樣還能講得通。那麼,恭平的「わかっているようだがな」就完全不是那一回事了:兩人心意並沒相通。)恭平想想,這樣兩人就從「恨」的輪迴中解脫,這樣也好。(才怪:沒看到哥哥你更好。)父親已死,恭平認為京介為沒照顧好母親的責任而償債,指責他應該利用錢,而非為錢所用。最後兩句,憎恨會驅使人。不過,愛也會。因為怎麼讀都有矛盾,這是我覺得最合理的推斷,但大概不會是るーすぼーい的本意。當然也有這種的:恭平「…憎悪は、人を……」狂わせる。「いや、愛も、また……」君にはハルがいる。這說不定會比較接近作者所想表達的。不過正如前面所說的,真的愛這弟弟的話,別出現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吧,讓兩人再分隔八年怎麼說都不是好事。何況京介相當無辜,他已經一點也不想復仇了。結果卻被拖下水(ハル的槍內根本沒子彈)。
本作的布局在很多地方還是滿嚴謹的,本來有些疑問到後來都被收拾掉。除已提過的,其他像椿姫ルート為何要選擇股份這種指向性強的東西,從ハル的話即可了解。另外還有我自己沒看清楚搞錯的(←這就不必寫出來了吧!全く。);本來覺得那封信有點假:面對死刑的人,不會寫出「この辺は京介に遺伝しているな」或「おかげで、最近になってもたまに公安の方が私のもとを訪れる」這樣的話吧。對兒子描述(縱使是早夭的)女兒更不可能用「清美と名づけた赤ん坊が、先天性の心臓病を患っていたことは」直到最後才看清楚,收信人是恭平。

系統採用吉里吉里2,表現優良。特別的是使用廣幅可移動的背景,這種手法我好像是第一次看到(雖然不過也是程式碼編一編罷了)。CG 當然是不用說,中上,雖然走的是 cute 風,很令人滿意了。
音樂…啊、音樂是重點。雖然以前提過有些遊戲中使用古典音樂,有時效果不錯;但我不甚欣賞改編古典音樂作為 BGM 這種手法,尤其是以現代遊戲的配樂法改編古典音樂,情境被破壞不說,格調都沒了(某些甚至有靡靡之音的感覺),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雖然不過是個人因素使然。之前也提過,我對音樂分有種類,古典音樂在我心中的地位怎麼說都比其他的包括 New-age music 或是梶浦由記之類(好的)動漫音樂來得高,更甭提流行音樂。雖然不知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會不會不過是大家都在聽這原因;我總覺得流行音樂大多不是什麼值得聽的曲子。因為對音樂的這種分別,我通常把古典音樂當作聖樂來欣賞,褻瀆不得的。(但這偏見當然毫無價值;旋律好聽啥的可能不過是種和諧程度般的指標罷了,甚至是機器也能作出來的。而且更多人僅因為意識形態等討厭古典音樂的。)這樣說我對本作背景音樂的心結應該會比較好理解了。但是,(之前也提過)這種分別在我來說卻是無意義的,不過像是把人分成好人跟壞人一樣。事實上音樂沒有貴賤,就如同人沒有好壞。有的只有好惡選擇罷了。簡化粗略的說喜歡,那就是好。討厭,那就是壞。如此而已。
被當作作品命名來源,作中多次出現的 G 線上のアリアBach 的作品。他因為如數學般嚴謹的作曲,所以才有本作中ハル那「バッハの数学的な才能に惹かれました」的形容。

雖然本作在劇情鋪陳上確有可圈可點處,老實說,我並沒被本作感動到(畢竟魔王的品格已被貶低了)。更多的是因為魔王身分改變,造成劇情以至內涵層面的瑕疵而引發的困窘。要我接受本作,恐怕非得從頭改寫才行。
2008/8/13-17

網友留言,本作主題是「業」。這說法滿有趣的,回頭想想るーすぼーい說不定真的有這個意思。不過,我還是覺得京介有需要還債的話,第一不應該是恭平來造成這契機(別的受害者也就算了,但對於已經沒有復仇意識的兩人,他沒資格要京介還債吧。),第二,這麼一來身處漩渦中央的ハル也有還債的必要。(而ハル除了與京介的分離外,依劇本安排可沒學到什麼行話。)此外,從根本說來,業是對個體,而不是家族性的。參考佛教對「人生命運」的看法有這句,「父債子償」不是業力的轉移,而是共通業因的分擔。就算有「共業」,因為最後一代的兩人已經(用愛)達成和解;我相信恭平強要求京介還債不過是增加自己的惡業,而非與業的輪轉相關:京介會入獄可以說與兩家的仇恨是沒有關係的,這「業」不如說是恭平新造出來的。
當然我們大可用結果論來說:若兩人不是生於鮫島與宇佐美之家,京介還需要吃牢飯嗎?兩人還需要經歷這(有些人會說是)慘痛的回憶嗎?正因為是生在這兩家才會有這些遭遇啊,所以說是父債子還,業的流轉可謂理所當然。但另一方面,我們不也可說,就算是生在這樣的家庭背景,假如京介的哥哥恭平沒最後那一著的話(我相信決定恭平能逃出公車的是作者,而非業力。也就是說,作者的意志,而非無法逃離的宿命,成了左右腳色遭遇的決定要素。),兩人還會需要擔負這業果嗎?所以,縱使硬要說他們承受了業,說是恭平的也比說是父親一代的更為合理,不是嗎?而這換個說法,兩人不過是為恭平所操弄,恐怕不應算是仇恨的連鎖吧。
所以若是真的,這種表現法似乎不很恰當啊。
2008/8/22

回覆二:若以其他作品對比於本作,那麼通常應該到 staff roll 就算大團圓結束了。說明白點,今天就算恭平真的就在公車上絕命,我想這也已經是個很完整,且很可以符合真實的結局。也就是說,去除之後那段,我想大多數人不會覺得故事有什麼遺憾,也不會有「這太假了吧」的感覺(我想這點您應該也不會反對才是?)。所以感覺上多出來的最後一部分,在我看來才是作者意猶未盡要對我們傾訴的真意。(否則他大可戛然而止,何必又搞出這種令許多人摸不清的話語。)當然,如前所述,我想可以用「業」來解釋他的意圖(這部分許多就如您文中提到的),或者有人用仇恨(好比 Romeo and Juliet 那般非得以眼還眼,不計較到底不可的世仇。)來說明,甚至也有認為恭平最後還是愛著這小弟的。這些都各有千秋。
但讓我們就撇開作者意圖的部分不提;這邊想說的是,作者大可文以載道,而這若是在一種宿命性(不是可以由作者左右)的狀態下會更好。假如今天恭平就那麼死在那邊我們可以接受的話,多出那一段反而有種多此一舉的感覺。相對的,今天若能做到不加那一段連我們讀者都覺得還沒結束,或是像 School Days 那般就算沒寫出來我們也知道在作者停筆後事情會如何演變的話,那麼不是更好嗎?尤其是本作若真的要表現「業」的不可迴避,為何要讓我們感覺其實他沒復活就萬世太平了呢?
順帶一提,若想了解在下對於「業」的理解,請參考拙文說佛
2008/8/25

Tweet


Perl by kanashimi, 2000/12/10 05:10PM-2005/7/5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