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

The Inevitable: Understanding the 12 Technological Forces That Will Shape Our Future

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這次又是運氣好,出來沒多久(半年多,八九個月)就到手,而能夠深讀。Kevin Kelly 此書 The Inevitable 同樣是大部頭(以所包含的內涵密度形成的總量衝擊來說),二十萬字。

INTRODUCTION 序言

本書的標題「必然」指的是特定的後設概念,文明順利演進之下不可迴避的必經之路,某些重要的技術轉捩點。然而經過 Kelly 介紹,我才發覺自己使用的含意與正統(「學院派」)的用法不太一樣。我只是當作某個文明發展必經的癥結點罷了。更深入地描述可見 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五章,例如我以為人類就算沒發現化石能源,依然得使用上電能與核技術,以至使用恆星能源的技術(如 Dyson sphere)。

1. BECOMING 不斷變化而成

處在一個時時不停變化,變化速度還越來越快的世界,有些人出於不熟悉也不拿手,對新的東西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甚至認為逼人要跟上不間斷的變化,是種不人道的強迫升級。這些人認為時不時要更新是被科技產品牽著鼻子走;明明是科技服務人類,怎麼他們成了主子?(這好似「明明是公僕服務人民」?)因此我們不該追逐新潮(新奇的事物),東西夠用就好。這種事情不只是 Kelly 幹過(如他在書中所述),我自己就曾以身試法,直到我沒有熊大的帳號被老闆曉以大義,明白我沒有說「不」的權利為止(汗)
這種變化的原因是,當各種知識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相互激盪時,就如同加了催化劑的連鎖反應,漸行漸速。

就我們日常生活的介面與用品來說,這種變化的本質應該是其提供者把改善缺漏(如 zero-day vulnerability)或滿足少數人的模式強制套用在一般情況、所有人身上。許多瀏覽器以至 OS 皆已採取背景更新的方法,一般人甚至很少感覺得到其靜默升級動作。這不見得都是壞事,有些改進是使用者自己之前也想像不出的方便好點子。只不過就算大多數人驚喜的說「哎呀!怎麼之前沒想到!」定也有許多人忍受不了這過渡的陣痛。
另有時則是商品、服務的提供者為了不想讓人有「這是一攤死水」的感受,方推陳出新(所謂為更新而更新)。其實這也不能怪這些傢伙找我們麻煩;說來這道理就像即便喜歡吃豬腳,天天只上豬腳總會吃膩;就算憤怒鳥好玩,24小時只能玩憤怒鳥也會無聊一般自然。人是會好奇會厭倦的動物,新奇的事物總是較吸引人。這還提醒我們,人的生活與習性(包括慾望)與時俱移,不可能臻於完美,也沒有什麼「好東西就該亙古不變」這回事。科技產物不是奢侈品,不流行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啥的。

Kelly 常常以他細緻的觀察力,從熟悉的現象中找出不尋常的道理,使我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例如他說由於世界總是不斷變化,未來又不很容易一眼望穿(這點他之前就強調過);故每個人都變身永遠的新手,人們也將忽略例行性的更新。Kelly 在本章與第3章重複提到 Marshall McLuhan媒介即訊息;新事物出現初期,人們往往拿舊時代、早已熟悉的語彙來描述這人們尚不了解的東西,只會以使用舊事物的方法(尤其是其所替代的東西)來利用這些新媒介。之後才會慢慢發展出專屬的新風格與新用法,並引發社會的結構性變化。新科技往往以這番方法改朝換代,我們無法準確的預料新事物未來的發展,以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但放棄思考可不聰明,我想抓住背後的道理,藉以看破事物本質的見識與能力還是很重要的。Kelly 今日之所以寫得出這本書,不就靠這種洞悉事物背後本質的眼界?

之後 Kelly 舉出 internet 這個覆蓋世界的資訊共享機制,深入說明我們是如何不能簡簡單單就預測世界未來的走勢,以及看透新事物會如何發展、新趨勢怎麼影響所有人的生活。internet 發展初期,人們的疑慮之一是誰來提供內容?沒有單一企業具足辦法提供夠多的內容。但後來的發展我們都熟知:重點在生產者(資訊提供者)不必要是寡頭,而是每一個人都參與其中,任何時間即時性的互動,只要有接上網路的任何地點。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提供為數龐大的內容,但只要有這能力的(尤其指深度內容、只是需要時間就能達到的蒐集篩選整理工作、花時間寫個機器人就能做出的大規模作業等,甭說未來連人工智能搞不好都有工具套件。),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偶爾提供一點點新見地;由於當前世界人口龐大,因此這樣就足夠提供每個個體無法即時吸收的量。這就好比當前世界出版門檻降低(可上架在網路書局),人人只要有意願皆可著作等身…出個十來本書;今日我們已無法即時閱讀完每一本出版的書。更由於這種分享激起了人們喜愛交流(社交)與榮耀之心,許多貢獻都是自願完成。雖然榮譽與虛榮有時相伴而生,但名聲的重要性,或許早在我們的老祖宗猿猴那時候就已經顯現(見 Games Primates Play),而使得許多人期望獲得他人肯定、獲得自信心並樂此不疲;即使大多數人並沒察覺到除了少數被炒作的例子外,人們很少因為幾個特別好的言論而記得你。要使人注意到你,要不是特別驚世駭俗作為,要不就是長久默默地耕耘。無論如何,內容越多,人們越偏好利用這個媒介,並嘗試也做出貢獻;這種正向回饋(規模收益遞增)造就了今日的 internet。
另外,鑑於人性不易改變,有些時候我們只要把在現實中也能通的道理搬上新平臺,就能夠運作得很好。例如 Kelly 提到 Amazon.com 的顧客評價系統使得營運人不不必費力自己評價每一本書。但我想這說到頭也不過就是把現實中的口碑機制搬上網路商城。我們會願意長久買某個商品,常常是因為食好鬥相報誠心推薦;因為自己用過覺得划算,所以也願意分享他人。而這也間接促使資訊的流通與對稱

未來數十年,能夠隨時互動的網路(包括實體資訊的交流)、具有仿真人格的電子秘書擴增實境等都會融合在一起,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尋常景色。今日許多昂貴的資訊與服務,屆時也變得唾手可得。不但部分資訊免費並執行迅速,連硬體設備都變得更輕巧。那個時候最有利可圖的事業,勢必有許多是今日才初萌芽,甚至連其概念都尚未出現的。機會得要自己去探尋以及創造,而非守株待兔等著機會上門才來抓住。Kelly 認為這些尚未孵化的新知新需求,正是我們不可錯過的;雖則這點他之前也倡議過了。
2016/7/26

2. COGNIFYING 智能化

雖然通用人工智能之類的乍看之下得要靠人類汲汲營營才能成就;但若將文明(科技)也看作是種會演化的事物,則加強應對的能力,以至主動提高達成目標的趨向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十三章)也是自然而然會達到的事。舉個例子,就算某研究者某公司彳亍不前,不去製造更優良的人工智能,也有一大堆其他的人會去嘗試。這就像 GMCs 與幹細胞研究的情況一般。而當機器們真有能力如人類般,以自己的手促使自己進化的那天來到,霎時間更是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因此智能化其實是種趨勢,或許不應當成某些人的功勞或榮耀。
於上述情況下,除非有一個力量強大的機構行使實力來防止人們嘗試,否則只要有利可圖,阻撓此類趨勢的成效大概不大。不過假若這是如第一章所述、文明必經的路,那麼只要沒有天災、戰爭等使文明大幅退步的要素出現,即使再怎麼擋,也只是延遲而不能完全禁絕其出現。何況到時候可能人人都覺得不在乎、甚且歡迎其來到了。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九章)

Kelly 認為一開始的人工智能會出現於整個網路上,而非某個實驗室中的超級電腦。聽起來好似突現Skynet。當然這樣子的「智能」(或該說是 superorganism?)稱不上有自我意識以及具條理性、明確表達得出的趨向(欲望)。Kelly 的基調是智慧不僅有人類這種形式,其他具有強大能力的種類也可以算數,即使那與我們大異其趣。因此計算機相較於人類在解開公式上速度更快,自然就是一種智慧。這讓我想起了有些人認為地球也是某種類型的生物之蓋亞假說;生命不一定非要是地球上的這種我們熟悉的方式,智慧亦同,另見 The Grand Design。既然當前網路繫結了如此多的資訊,再加上真有許多人工智能程式跑在上面,包括許多自然語言的服務,因此出現某種型態的智慧也絕非瞎三話四。

如同之前熱門的領域整合,將人工智能帶入不同領域也能產生令人驚豔的結果。智能化的應用除了常見的全自動相機,當然還指其他許多智能家居智能服飾等等。這些發展大多倚靠了機器相較於人類的見長:(此處「機器」指採用先進演算法、具備人工智能的程式或機器,以下心得同。) 懂得判斷的機器將大量取代當前人力,但因為許多新的職業被開發出來,人們會轉移到其他職業去。而人類與機器還可以協同合作,加強各自原先的能力,讓事情做得比原先更好且更有效率。容易被這「工業4.0」高階智能機器大軍替代的,多是人類不能做,以及做得沒機器好的事;或由於機器能力加強,而新開發出的工作。前者如前述,無庸置疑會有越來越多人嘗試將機器帶入每一個領域。後者在 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十四章中 Kelly 曾拿自己的兒子為例:有些二三十年後流行的產業或職業,今日根本還無法想像;當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套機器人自動化系統,好比明日許多人可能都能擁有臺立體列印機,屆時還會出現另一波革命;但確切的工作內容到底為何,則尚待让子弹飞,或者先知們的啟示了。
至於人們想在這狀態下還在困境中求生存,大概除了前述「人類+機器」協作能做得比僅僅只有機器來得更好的工作外(因此我們得懂得如何與機器配合得天衣無縫,了解其運作原理,並凸顯自己身為人的特異性。),就是時事#1有潛力的未來工作中所述的那些類別了。
Kelly 也提到大者愈大的規模收益遞增(有點類似 The Price of Inequality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中所描述的富人越富)會有造就寡頭的疑慮。我想這是在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必然出現的現象,因此改造體制也是需要同時注重的要事。
2016/7/29

3. FLOWING 接連不輟

自從實現廉價的遠距即時傳輸,使日常生活大小事都能做到資訊同步的網路出現,文明的演化進入新的階段。由於我們掌握了將現實物品與數據 digitizing 成電磁訊號,並以極低成本複製傳播的能力(主要經過網路),因此許多資訊不再需要囤積,甚至也不容易隱蔽。這時代不流行洛陽紙貴、「我買了他的書」「我也是」。不用說當前幾乎全面數位化的創作,連所有已知非近期圖書、音樂與視頻等媒體都將慢慢唾手可得,而最新消息隨著每一個人的即時分享而達到「資訊爆炸」的程度。最終造成資訊漫溢橫流各處、每個地方都能存取所有資訊的現象。當傳播資訊的能力足夠時,資訊將從批次改為即時性的處理,從需要人工手動特地辦理、從一個個封包式只能等待的間斷傳遞,進化成不斷的 real time 串流,這也就是本章所謂 flowsstreams

資訊的即時共享與利用之現象具有必然性

我們不斷改進表達資訊的形式,以及傳播的方法;藉由符號化、編碼壓縮解碼而將資訊轉化為另一種能更有效發揮其功用的形式,採取儲存媒體(簡帛紙張、磁碟硬碟)、電話電視線路、網路等媒介散布資訊。其理想是盡可能有效率的利用資訊,以致完美 lossless 的複製並保存、傳播。
當人類文明能順利發展,不因天災戰爭等而中斷,則這條路上必然會出現一個可隨時隨地、即時分享與利用最新資訊的機制。雖然生命不會刻意要創建一個個體間即時處理資訊的管道,但生命有一種趨向:加強掌握與處理資訊的能力(見 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十三章)。讓我們回顧演化過程,其實生命一直都在做這件事:DNA 的出現將遺傳資訊一代又一代、準確而主要是縱向的的延續下去。語言、文字則成為將概念或思想平行傳輸的載體,使同一代的人們都能分享有益於生活的做法。其背後的道理是具有此種能力的存活率更高。就算想違抗此一趨勢,例如人類已經能把自己的偏好、而非存活率擺第一位(這包括劣幣驅逐良幣:受過高等教育的為生活品質或薪水過低而不想生子,因之少子化;但社會底層或未開化者卻生的越多之類現象。),在此情況下依然存活;但擋得了一時,擋不了萬世;在時間長河作用下,終究會不敵適者存活之天擇。

即時利用資訊可促進文明發展之原理

既然取得資訊易如反掌、需求能隨時滿足,就不必費力尋覓並非得手上擁有(…除了前時代具價值的無名物?當前的我就還是常常遇到網路上找不到絕版品或舊創作,若不是我自己有複本就找不到的困境。更不用說是我自己的東西,沒自行備份,那就完全消失在世界上了。);能夠零時差的資訊共享,自然還得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將這些資訊統合,產生加乘效果激盪出更深更廣的知識、加速科技與文明的發展。
其作用原理是讓個別資訊漫布於任何地方,使這資訊在任何可能具備用途的地方,都盡情發揮,探索、激盪、窮盡各種可能性(潛力)、觸類旁通。如 Kelly 前面所言,有時個體甚至看不清整體實際的作用與最終將導致的結果,好比是集體智慧global brain。換個方式說,與物盡其用是一樣的道理。在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第十章也提過,這種流通資訊與事物、最大化利用資源、使資源盡其所用而不致埋沒浪費的做法,正是使我們疊加更高的巨人肩膀,不每每重造輪子重複獨立發現並有效累積知識、發展文明的方法(另參考 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閱後小結)。沒有人能一步登天,大家都是靠著巨人的肩膀走上去的。沒有合適的配套,就算劃時代的發現、領先時代千年的發明也沒有用,例如在希臘羅馬時代橫空出世的相對論;被當瘋子還算好的,觸怒當權者搞不好還會惹來殺身之禍(想想地動說)。在我看來 The Runaway Species 中所謂創造力的三個癥結,改造、重組和混合,以至有時所謂直覺,就是這個原理的體現。一個負責任的研究者,理想情況下應該要檢核之前所有文明相關的線索,確認論點與這些知識體系自洽,然後才發表出來。
所以我們常說世界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這速度其實取決於我們使資訊遍布,並利用資訊於各方面的速度。當資訊的觸角延伸到其能發揮的領域,就會有人想辦法用上他;或是因為好奇與研究心,或者有利可圖,還有可能是因為生活的舒適便利(滿足慾望)。是故創造可廣泛應用的知識,例如科學理論,會比藝術品、運動員成績之類產生更大迴響。但人各有志、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有其獨擅勝場,我們也不該強迫人、將資源全部投注在特定方面。
人們實際上並沒刻意要發送資訊,過去也確實有許許多多前沿技術問世後卻被埋沒,但只要資訊越是流通、越能得利之類的驅力存在,資訊便會被載體(亦即人類)自動自發的使其流通起來。正向回饋的結果,還會產生加乘作用加快速度。然則這勢頭不見得能永久持續,當人口減少(參見 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人口加乘效果與紅利一節),或人們發現無利可圖時,速度就可能慢下來,以致停滯。而當資訊過於龐雜,也不會有足夠的人將每一條資訊套用在所有情況中,以測試每一個可能;這正是當今注意力缺稀的情況下我們所面對的困境,未來或許得靠機器幫我們測試來克服。
在這其中有一點可能是需要考量的:若能玩積木的人數受限,那我們仍舊應該嘗試出所有可能出現的組合,或者只要挑出某些重點就足夠了。我今天之所以能做出某些推論,是因為我同時看過些許(沒幾本)關於資訊、演化與生命科學、經濟與社會文明運作原理、宇宙論、思辨邏輯、宗教的書籍,並進而做了些許思考。若少了其中某些,我可能就會做出不同的推論。科技發展會不會因為人類沒嘗試過(沒研究過)的那些領域尚未成熟而被拖住?無論可否忽略某些部分,事有輕重緩急,總得排出個先後順序;而重要度(我們應關注的先後順序)又該怎麼評價?是不是讓市場與興趣來決定即可,完全無需計畫(包括計畫性研發與計畫性經濟)?However, 現存的資源有多少能盡其所用,與文明發展的程度間總是存在正相關

資訊即時反饋之影響

因為編輯(做出變更)的成本降低,連過去一成不變、「精裝版」與「經典」、「需要專業」的訊息傳輸媒介,如今也常常處於隨時變更的狀態。且無須專業,人人可製作或分享協作。隨著資訊的檢索、組織、統合(單一化,避免對同一實體的意見與變更散佚各處)以及交叉解析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們有效運用資訊的能力將持續加強。由於我們不可能一條條篩選過於龐雜的資訊,屆時將先由機器挑選出對我們切身有影響的資訊,之後才讓我們得知。其中包括親友或工作伙伴來的訊息、世界大事、有興趣的領域消息。像是 Google 的個人化搜尋即為其陽春版本;facebook 展示迎合用戶的文章,甚至使一些人詬病將使我們被困在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的過濾氣泡中,變身井底之蛙,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因此越來越偏激。未來人類的資訊來源將大部分取決於隨身助理與著名媒體,因為我們自身已無力從過分雜亂的資訊大浪中挑揀出所需要的東西了。
由於資訊的取得漸漸不是問題,因此在發展中以上的國家,國民大多不缺學習的管道。除了尖端商業、軍事機密外,要入手一般性的知識已無困難。是以要厚植個人的實力,問題不在拿不到東西,而是該從眾多知識中挑選那些,以及要不要下苦心內化。我們會成為與我們所接觸的訊息相關的人,所以應該慎選我們所看的書與文章、所閱覽的消息;盡可能多方平衡涉獵,並且看些具中立性且一針見血的總結以節省時間。相同道理,要了解一個人,可以從他看過哪些書、瀏覽過哪些網站(包過 Wikipediawatchlist)、買過哪些東西下手,這正是許多使用大數據來運作推薦演算法的大公司正如火如荼推展的。出於興趣天天觀星、研讀與天文有關的書籍,就會熟悉天文知識。孜孜不倦於基因遺傳領域,則可能成為 DNA 與幹細胞研究的專家。挑對了、迎合未來趨勢,且真正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的較容易成為贏家。就最近情勢來說,應該還要能科際整合。至於該從何下手,未來或許也可交由機器決定。
同樣的,人們也不缺發聲的管道。但發言是一回事,能不能被聽見(被重視)又是另一回事。由於資訊龐雜,即使有機器來做統合解析,光是「我不贊同」之類簡單的意見,甚至就算長篇大論、說得頭頭是道,若是沒有多少人附和,還是很可能被淹沒於資訊大浪中,成為統計數據的一部分;直到我們有能力造出能較人類做出更佳決策的智能。

資訊被恣意複製下的應對之道

在這時代,就算是具有原創性的數位化商品,也很容易因為事物不斷被複製流通的狀況,而很快失去可拿來牟利的價值,甚至有許多事物可免費取得。由於呼之即來,因此消費者不再囤貨與購買易被仿作、改良的產品,也不會執著於容易被複製的產物與技術。比起家中的書庫或影視櫃,Amazon.com 有用多了,隨搜隨到不費一點功夫。家中藏書房得起身一本本翻,還不一定找得到。關於在如此世界中,有哪些商品還能存活、甚至獨占鰲頭,Kelly 提出了一些特性。當許多事物都能被隨意複製傳播,具有獨特性質、不能輕易複製的特性或東西,其價值就水長船高。Kelly 稱之為 generative。經過整理,當前起碼包括了:
具有不可複製、不可替代性
雖然網路能夠數位化資訊,並且將其迅速正確的傳播到網路另一端,但在這個時代依舊有許多事物具有不可複製、不可替代性,而這正是其價值所在。
「真正的」親情友情與愛情
除非是大同世界,感情才可能不具價值?像婚配、社交網站或軟體多少都利用了這特性。
知名度
在這注意力成為稀缺品的時代,受到多少關注、為多少具影響力的巨頭提及並連入、如何吸引潛在顧客的注意力事關重大。名氣能順暢無阻的流動,成為業界龍頭、增加推薦、快速使人想到自己的產品、在人們有需要時首先映入他們的眼簾等,都使自己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好比說造成風潮:人們總是看重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因此若能使人感覺跟得上時代、造就時尚流行,就更容易大賣。必要時甚至惡名昭彰都比一文不名來得更有價值。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視。滿足某個需求的方法與管道或許很多,但有名的就那幾個。有時明明品質就是比較好,卻不一定更受歡迎,這有其因。人們會為自己的注意力付費。客戶付錢購買音樂,是因為他注意到了這首歌,而不見得歌曲旋律多動聽,更不是因為作者下了多少苦心、對位多正確。要不著名古典音樂銷量就應該長據不分類前百名才對…很顯然這反而是魔幻異境的劇情。不只是服飾、手機、大眾取向的著作、流行歌與偶像,像是一些搞到讓人覺得「沒參加就落伍了」的社交網站或軟體亦復如此。在這連樂曲都被「物化」(失去其精神與特質)的時代(連著名樂手的畢生之作都可能不過是「專注用音樂」、「放鬆用音樂」清單中一個不起眼的項目…あたりまえだけど。不過要這麼說,每個人也不過是近百億人中的滄海一粟啊。),優質內容、努力程度(俗謂「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時而沒有相應的回報,還不如知名度與靠爸吃爹,這也難怪廣告與金光黨橫行、貨運公司與盤商(中間商)比第一線生產者(如農夫)賺錢了。財閥們?他們則有不健全體制下產生的漏洞可鑽。(如在避稅港設立境外公司,參考 The Price of Inequality。)若要改變這種「表面效度比起實質內容更有效」的狀態,我們可能得建立起另一套評鑑制度。
至於增加知名度訣竅,或許是一開始先立好根基打好馬步,在小圈圈內擊敗對手、吸引眾人注目,在獲得圈內的支持後再把觸角延伸出去,在狂熱 fans 的援助下慢慢擴大軍容。(說「狂熱」是因為這情況下通常已失去理智,只知道拚命找證據支持自己當初的主張,而非剖析局勢探究真理…)而勿想一步登天,以為只要東西好,隨便把東西丟上網路,自然就會有伯樂貴人自動上門。要知道,在網海中已經沒多少人有閒工夫注意沒沒無聞的你了。(啊哈,這其實在講我自己…)大家寧可倚托其他人的注意力,尤其是那些大戶名人的,所以他們吃甚麼聽甚麼看甚麼用甚麼,到後來就會變成大家瘋狂追逐的對象。這也點醒了我們,為何拉黨結派很重要。因為無條件的支援排除了理性辯證。
信任
個人或機構的信用,就像大腦一般不是可以簡單替換的。只在一個完善制度確實執行,因此不必考量對方的品格的情況下,才沒那麼有價值。例如在人人都得遵守規範、極少違規或不公平產生,並且確實執行流弊發生後的救濟補償以及懲罰;則就算有不公正之事發生,人們也不會擔心受到損害,自然就不必考量信用問題。當然這種大同世界很難達到,因此一般的狀態是信任很有用。
官方認證
雖然商品可能內涵相同,甚至實質性根本一樣,但學名藥、水貨就是比較不值錢。作者親筆簽名過的書、具生產履歷的食品或具出生證明的寵物、有 GIA 鑑定證書的寶石硬是高貴些。這同樣是因為其與眾不同。
實體存在
物體的存在(原子的組合)本身具有特殊性,尚不是能輕易複製的。此外資訊與實體的感觸終究不同。因此就算我們有了電子書,實體圖書依然有其市場。立體列印漸漸發達,但總是印不出實際心儀的名人偶像或是作家畫家。雖然虛擬實境比起照片更為真實,總比不過現場走一遭來得珍貴真實、值得吹噓。
更有效率的滿足需求
人們總是有許多需求。當你能夠獨家提供更優良、有效率的方式以滿足需求時,就算商品本身免費,顧客還是會比較偏好用你的,好歹用來也爽。
節省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因此即便需求的標的本身免費,若具時效性,能省去搜索尋覓、費時下載的麻煩,或者能搶先一步取得資源,自然更吸引人。說道一些過時而極難找到的珍稀絕版品,那甚至是別無分號的選擇。是以搶鮮版、首映會、微波傳輸股票交易申請、第一手資訊等總是比較有價值。但須注意很多時候這種帶來方便省時、更具可靠度的產品或服務,只在業界前沿有其價值,可能因為新工具的問世而沒落。例如首個文件、媒體編輯器(包括圖片相片音樂影片)、第一個具備某功能的程式庫或許能流行一段時間,但當有更好用,甚至免費的同類型產品發布時,就被比下去了。若是不能一直走在他人前頭,或是區隔市場(包括做出差異)、打藍海策略,就很容易退燒。
提高品質
過去工業時代大量生產壓低價格才是王道,但現在卻有許多個人化商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未來許多物品與服務都將價格低廉甚至免費,但大多是較不可靠、泛用的,能依照個人需求、適應特殊場域的較少。因此在某領域的個人化工具出現前,量身訂做的產品、顧問公司、隨叫隨到服務等總是特別的,也較為值錢。不過這項特性與上一條「節省時間」相同,也有必須持續花費精力時時精進、不進則退的問題。當客製化工具也變得普遍甚至廉價時,還妄想高價求售顯然不智。例如特別訂製的機器人固然極貴,但當 Baxter 之類能訓練的產品問世量產後,人們恐怕就寧可採用更划算的方案。過去請司機很貴,未來我們可以靠無人駕駛技術。現在醫療或解釋基因序列當然所費不貲。但若有朝一日 Watson 被拿來診斷,屆時世界就與今日不同了。未來或許還可能出現為個人作曲的程式。
這其中基本上很多都是當前通用的商業策略。像是到不同地區開拓市場、造成顧客的依賴性(習慣養成)、開發人們尚未想到的需求(例如新種類的遊戲如 Pokémon GO、新型態的科技產物如 iPhone。我個人較推薦後者…)等伎倆,在未來也一樣適用。簡單的說,物以稀為貴。既然是當前尚無法簡單入手的,自然就更有價值。若能提供他處不見的服務,當然就易受青睞。
Kelly 還提到即使免費,patronage——即受益者是否可輕易支付贊助的特性——還是會影響收入。但我想這在未來會是種標準化的性質。從史前以物易物,後來發明貨幣、支票、信用卡(塑膠貨幣),直到現在用手機之類隨身物品即能支付,未來或許確認生物特徵之類個人特質、繳款意願後,就能自動完成交易。這些機制將開放給任何商品服務,到時候每項交易都能方便迅速完成。
2016/8/15

4. SCREENING 處處是腦機介面

無論是電視螢幕、平板電腦的液晶顯示器或者手機那小框,現代人花費更多時間在閱覽屏幕上的資訊,而非紙質的書報雜誌。由於上一章提過資訊的漫流,使得人們能即時共享協作。Kelly 將這種汲取、應用資訊的方法稱作 screening,此方法將改造當代文明。

與螢幕相對應的應該是紙張,更早的是簡帛與金屬(如青銅器)、石頭、泥板、木頭、莎草紙等,而非文字;這些都是承載文字的媒介。文字則是承載概念的媒介,應與口語相對應才是,更早或許是肢體動作與特異化的叫聲。
紙張(與書籍)還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直到我們發明出另一種更廉價、能不倚靠外在要因(如電力)就能穩定維持下去的媒介,正如過去紙張取代了金石木刻、簡帛。至於螢幕的未來,或許是隨處投影(可以投影於牆壁、地面、手臂等之技術)、頭戴式顯示器視網膜投影全像投影擴增實境(如電脳コイル)以至虛擬實境(在家衣衫不整就能端坐虛擬辦公室中開會。或者逛遊另一個國度的大街,聽到甚至聞到、感受到當地的氣味與習習和風。)、能行直接內化(將資訊融入自己思想體系)的腦內晶片(可參閱 BALDR FORCE)等。

就本章主題而言,紙張與螢幕最根本的差異並非顯示媒介材質不同,而是紙張接不上網路,而螢幕可以。經由網路,人們可以即時交流,且存取所有已公開資訊。每個人對於某實體(文章書本音樂影片等)的評論可以即時公開在整合性的平臺上,使眾人的意見能相互參照(真理可越辯越明),人們能獲得更全面的知識,並且再加速文明的發展。影片彈幕評論(記得一開始是在ニコニコ動画弾幕コメント機能看到)就是用在影片的實例。而關於此實體的相關資訊,包括引用資料、被參照的訊息也能一併顯示,形成一個交互參照的網路。科學論文正是此種系統的一個傳統實現。甚至連文章本身到最後也不再死板固定,而會像 Wikipedia 文章(就地處理)或 git 的 fork 功能(另立門戶)一般,由眾人協作,以修正錯誤、不斷改進、拓展至其他可應用的場合。
當然現在因為著作權問題,尚無法建置這麼一個統合性的平臺(資料庫)。我們能促進其發展的方法之一,或許是先建構出一個只欠具版權的內文、允許互相參照的系統(雖然這其中內含商機,但我不希望有人因此賺錢,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讓有志之士在上面開始評論、交叉參照,使其具備知名度與權威性,並讓人了解到在這平臺上發布、供人們共享利用,才能使個人造就足夠影響力、積聚名聲。不分享就無人注意沒人在乎後,持續吸引新的創作加入,舊的創作解開版權而自願將內文插入其中。正如當前的我們寧可犧牲個人隱私,以換取方便的網路服務一般。在知識共享文中提過,我個人認為有關於文明進步的知識應該共享,而非藏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人性的愚昧、偏見與短視等等缺陷,真理與事實不見得都能彰顯,膚淺的流行物也極易較優質的內容更耀眼。即便如此,這樣子的共享平臺還是比當前的資訊交流方式更能促進科技與文明的發展,最起碼想要(有意願、有意志)的時候不至於走投無路,一切端賴你要不要做而已。

誠然如第一章媒介即訊息所述,媒體確實影響我們的知識體系,從書籍轉化到螢幕的過程也不例外;但我想問題主要不在我們閱讀的媒介到底是從書籍或螢幕上面,而是我們到底採用什麼方法來吸收知識上。
從螢幕取得資訊,並要內化為個人知識體系這條路有個問題。過去書籍所提供的知識常常是系統化、具有結構的體系,而當前我們從螢幕閱讀時,採用的方法卻往往過於瑣碎,好似我們看著成堆的便利貼,這邊一點、那邊一塊。多媒體還容易讓人分心。即便營造出一個統合平臺,當大家都集中 access 到專一的對象時,在你深思前幾乎總是有人已經做出比你深入的剖析、下好結論。這好比在你作答前答案就先跳出來。如此趨勢會造成人們的思辨訓練不足。因此好的存取平臺應該讓人經常性的深入思考,之後才透露其他人的想法。從基礎進階,讓每個人不光是人云亦云,而是建立起自己的體系後才與他人的見解相互切磋、截長補短。

2016/8/16

5. ACCESSING 存取、取用利用

如前述,現在已經不是個人需要藏書庫、老早準備好未來要使用之文件的時代。不但因需求的對象時時變動,自己擁有個舊時代版本不再有意義,也因為所需求的數位化產物幾乎都可以瞬時間取得。沒獨占沒關係,想用的時候東西有就好啦(因此此類服務最起碼不能比自己擁有的情況慢太多)。由於變化迅速,東西很快就過時了;科技產品推陳出新,過去重視形式的傾向漸漸轉成著重用途、檢討其具有什麼新功能。除了具有紀念性意義,在人們想要的面向上依然無法完全複製的東西外,東西的內涵、功用相較於形式越來越重要。只要能在路上跑,對一般人來說車子是不是復古、拉不拉風,已經比不上方不方便、夠不夠智慧緊要。過去我們炫耀車子的流線造型,今天則以其具有無人駕駛功能洋洋得意。甚至連法規都與時俱移,幾十年後純吃油的車或許不再能上路。
換個方式說。我們雖然不必預先庫存,但當我們「購買一個作品」時,意義不同了:過去我們付錢,買的是此作品一個複本的所有權,也就是東西在我們手上。但今日作品的實體存在於賣家公司的 server 上,我們買的卻成了 access 權。甚至連一些昂貴而可以共享的實體商品,例如腳踏車或汽車等交通工具,在經過良好的配套管制、確保商品堪用的維護機制、嵌入人工智能後,也能變身為不必購買擁有權,只買存取權的商品;形成共享經濟,充分利用具有閒置期且此時可出借(使客戶暫時擁有完全的使用權)又值得出借(會有人需要租用,又能簡單便宜轉手)的資源。當然這些模式還得等時機成熟才可能壯大。對了,管制與維護當然很重要,不然會出像是 Uber 的亂子。若單純媒合的 Uber 幾乎不收錢,或者反其道而行自己買車出租(車自己的,得好好管理。),也不至於讓那麼多人不高興了。話說我總覺得比起上街頭抗爭,本地計程車業最好的抵抗方式應該是開發出類似功能的 APP,同時健全使用此類 APP 的法規吧。
這種機制有些好處,不必到處儲備,節省為了複印、存儲而多準備的資源。而且對於會常常更新的產品類型,使用者總是能用到最新版。Gmail 剛推出時,就讓我有這種感覺。有的 SaaS 公司甚至懶得請專人解決疑難雜症,連解決問題的諮詢工作都丟給了社群,並開發 API、extension 機制,讓消費者兼差免費又自動自發的雇員。就硬體來說,使用但無需購買還可提高對設備的使用率。由專門的公司來販售服務,其專家能將設備產品的剩餘價值榨得更乾;設備受專業檢點也比較能在必要時維修,較不易損壞。
雖然販賣服務很方便,但對於商品本身有實際存在價值的類型(書、音樂等,相對於前述數位化的程式。),既然實體變少了,就得要預防過去重要圖書館常常遇到的問題,例如因祝融肆虐付之一炬、戰亂造成藏書佚失等。就算存在硬碟或磁帶中,若是沒有隨時隨地準備好異地備援,還是可能因天災人禍、被入侵竄改刪除、軟體缺陷、硬體損壞、標準與規格的改變(如現在已經很難讀取 5¼-inch minifloppy disk)等等眾多問題而無法正常存取。更糟糕的是與圖書、微縮膠卷不同,現代的存儲方式往往是光學看不到,無法一目瞭然的。壞了就是整個壞了,不能救出其中任何一小點。這使得當代的知識更為容易佚失
就一個消費者來說,倒是有些我們不得不注意的事:我們失去了完全控制權。過去一片 CD 三五百元起跳,今天線上音樂每首標價或許改成 $1、一片 CD $8 或 $10,甚至也可能低到一片 $1、$2 之類;雖然販售者省下了實體化的成本,價格能較便宜些,且(理想狀態下)想怎麼存取都還是隨我們高興,不過東西總是不在我們掌控之下。若網路斷掉不通、去北韓旅遊或到深山中、忘記密碼,就無法存取。當作者不高興下架、販售公司倒閉或聲稱我們違反販售合約,我們就再也聽不到、用不了了。此類租用對實體性資源常常不能隨意修改變造,同時也放棄了具紀念價值資產增值時的獲利可能;因此在常常變化、不容易自己變造(極難拆解、原理高深),且升級、維護都由服務商提供的品項較容易實現。也就是說即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最終不會所有商品都轉成此類型的服務。東西在手,往往比較心安,也比較自由,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心結。

這些保存商品、提供存取權的公司,包括貨運商,充其量應該算是經銷服務商。他們不自己親身動手加工處理原物料、製成成品,而是提供一個介面讓客戶與生產商互動,讓他們可購買原生產品。真正提供產品、勞務的生產者是另一批人。但是既然不事生產、只關乎分配,這些中間商坐大、成為比生產者更賺錢的事業似乎就沒啥道理了。我或許該建個泛用平臺(這種服務的對應介面不應該過於分散。就算內部處理可以多家競爭,面向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部分應該有單一窗口。),並讓大家花費精力在真正的生產工作上,而不是怎麼分配上。媒合供給與需求這種工作,甚至包括物資分配,未來應該是可以交給機器處理的事,而非給某些人躺著成大富翁之機。
Kelly 認為有些趨勢能促進去中心化。例如他提到 去中心化bitcoin,我想這東西主要是由希望維護個人隱私所推動的趨勢,舊時集中式的管理與交易沒辦法達到匿名化的目的。相較於 bitcoin,我認為應該發明一種以「計算多少對人類有助益的困難問題」來當作報酬的加密貨幣。光是像 bitcoin 一般把計算能力花在雜湊上,實在是太浪費了。另外若是 bitcoin 的演算機制以及系統沒有辦法在必要的時候修正,這個體系也有可能最終會被更進步的體系替代。畢竟連 BitTorrent 都需要隨著新局勢作修正,以應用新的技術和對付新的風險。有些人看好 blockchain 廉價可靠的驗證機制能顛覆許多現有產業,去掉一些大公司不合理的剝削;但我想這技術可能還需要再經過些檢驗。最起碼 bitcoin 應該解決當大量應用時,如何處理已經累積過多 blockchain、如何取捨(當前似乎尚未開始執行剪枝的機制?),以及該怎麼使體系更新與確認速度趕得上交易頻率的問題。

Kelly 說平臺協同是介於公司管制與自由競爭市場中間的機制。雖然平臺參與者相互競爭,但每個人同時也能利用他人的成果。而平臺的維繫者則大力引進、納入所有可在上面運行的機能,鼓勵作者們分享,因為平臺越茁壯,影響力越大越有利。我想平臺主要提供了一般人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程式的窗口,至於要把其地位置於公司與市場間,似乎有些不明所以啊。
Kelly 還提到雲端,認為與網路已經是人類自我的延伸。Kelly 預測未來個雲端還可能統合成互聯網一般的大雲端,我想這在 protocol 未整合前還不會實現。就算有了統一的介面協定,還需要能讓公司們有動力為大眾建造數據中心,增加他們願意分享數據的驅力(創造分享數據可獲利的商業模式)才行。更務實的做法,或許是像 Tor 一般,建造一個分散式的匿名數據庫。我也想過未來人類或許會以腦內晶片常時與網路連結,雖然全副武裝(連上網路)的情況下強大無比,但沒有網路就相當於廢人。

成為趨勢的條件

題外話,我想一件事物要成為趨勢,得具備一些條件:
廉價
日常頻繁的使用、接觸時幾乎不花錢或使用資源。理想狀態是好用而完全不費人力,若要為其標上個價格,那就是免費。至於創建與維護不會花太多錢就好,最好是連廢棄處置都不太花錢。
可達普適規模
多數人皆可適用,且在這大規模泛布的情況下環境還可以負荷。
人們有驅力去應用
例如滿足人們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可便利生活、有利可圖等。
黏著性
一旦開始流行,人們就欲罷不能。這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不是個別遊戲那種關乎個人好惡、社交性的熱門,那只是一時間的風潮;而是具有必然性、生活真的沒這東西不行,不想要也非得用上他。
拿這些原則來審視農業、文字、運輸交通機器、機器生產線、網路、即時通訊、不用人工的洗車機、無人駕駛技術、擴增實境虛擬實境,大多具有上述性質。當我們要投入某個領域時(包括創業與投資),或許拿這些條件檢驗一下會比較妥當。而若有更符合這些條件的事物出現,例如更為方便的型態,那就會取代過去的同類型事物。例如工業化農牧業比起傳統農牧業、機器人比裝配線都更省人力,自然而然時代就會向後者們傾斜。現在已經有人提能連上網路為基本人權了,未來若連貨運都自動化,搞不好哪天也會變成都市中的基本人權之一。屆時中間商就沒啥搞頭了,還是科技研發才屬王道。
2016/8/19

6. SHARING 共享協作

本章闡述前面提到的共享。共享能加大提供者的影響力;越多人用你的東西,你越感到有成就感、獲得榮耀,也越多人注意你的意見。而這些動作與參與都是無償的。在 Here Comes Everybody 提到了一些共享將會走過的進程:
  1. 分享原創文件、標注(例如按讚評分、幫忙分類、貼標籤與加關鍵詞作為索引)、回響評論、二次創作再利用。這種有所體悟就公開發表的動作,可以說已成生活態度的一部分。而資源可以盡其可能發揮應用在各個領域,則加快了知識的累積。東西是要拿來用,而不應該擺著讓它爛。為此我們應該營造使人們願意多所嘗試冷僻創作的環境,而非一頭熱,大家花費過多精力擠沙丁魚(只將注意力放在少數議題上),卻忘記牆角的通道外有藍天。
    除了加大分享力度,能夠產出些新東西,而非了無新意、純粹社交性、內耗等的用後即丟當然會更好。許多遊戲人生式的抒發,就算對社會有助益,也過於沒效率。
    在物盡其用之外,分享能幫助社會的另一個作用原理,是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腦袋越多,能想到的情境與點子就越多;經過合適的篩選與整合,就能獲得越普適性的規則。
  2. 相較於零碎的個人分享,若能將資訊統合成更精練而有系統、具建設性(能用來促進發展)的產出,會更有效能。這需要靠單一文件經由不同人、不同角度的分析協作,而不僅僅是發表後不管、僅僅事後回顧性質的分享。協作也需要一些規範,以解決不同意見間的爭端。Wikipedia 就是個如此性質的實驗,而這網站也確實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大多稱作「方針與指引」。
    此外,為了使結果有具體目標,Kelly 說有必要做一定程度的集權(權力不平均分配)來管制、整理;要不沒人負責擘畫願景、引導方向,就會成為無頭蒼蠅亂飛。這些管理者不該有過於強烈的主張(意識形態傾向),以避免衝突。而在協調與裁決工作上,也應具有滑順的手腕。我想未來統整的工作,可由機器依照邏輯辨析、真理與共識完成。這應該不用到50年,今日的失敗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
  3. 使這種協作達到足夠規模,成為生產之常態機制、一般人的生活習慣與社會運作模式。
對於獨占性、「非我的才能是你的」的東西,好的社會體制傾向於將之歸屬於私人擁有。但除了金錢這種在理論上還不能共有的資源外,許多事物,尤其是非實存的,其實都沒那麼具獨占性,而漸漸可分享出來。許多過去視為機密的知識,如今已是童叟盡知的常識。像是車子、僕傭這些,開始有人以無人駕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人工智能的機器取代。未來說不定連房子都真有以非私有化為主流的一天。若是富足到基本物質生活也都能由社會免費提供時,就如同第5章提到的,想要的時候就能取得使用,那何必非得自己擁有?

不過,與 Kelly 不同,我不覺得眾籌能夠支持這樣的生產模式。就算我們制定了良好的制度,加上有機器平衡分配,能避免資金過分集中於一些懂得宣傳、熱門的項目上;當多數人都倚靠此種型經濟態要生存時,不說人們光看到數億個計畫就暈頭轉向,從總量、宏觀的角度來說,即便捐助者個人的錢都拿出來,恐怕還是無法維持提出者一般水準的生活,而大公司大基金與資本家則看不上絕大多數默默無聞又空有理想無法獲利(包括結果開放共享,因此不能拿來賺錢)的計畫。就算要將昂貴的專利制度改成每次使用僅需支付極為小額的報酬,我也不覺得這種方法能適用於大多數創意不足,或是其創意不容易拿來再利用的人們(如哲學家)身上。因此要維繫如此制度,我們得先有個自知之明:這些共享既然不要求回報,那麼就只有在基礎生活有所保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成就(例如無條件基本收入);而分享要發揮作用,也還得要相應的基礎設施(如速度夠快、夠便宜的網路)、足夠的人口以做嘗試等等條件配合。若今天三餐不繼或有一頓沒一頓,光為生活拍拚都來不及了,哪裡還有時間精力與心情分享呢?(具保障、有安全感的心理很重要。見匱乏經濟學。)有能力分享卻沒有管道發揮、沒有共享的風氣,個人又怎麼會想到要這麼作呢?此外分享應該是基於主動自發的意志,只能是水到渠成而非強制逼迫;如同北風與太陽的故事所闡述的,我們只能準備好條件靜待其發生,讓人們自己用腳投票選擇要或不要,而不可要求人們不情願的照辦、還冀望能長長久久,這是過去共產社會之所以失敗的原因之一。因此,說這是在最近幾十年人類文明才開始有本錢、有意志實現的生產機制,是時機醞釀成熟後「必然性」的實際體現,其實也不為過。

從第3章起,Kelly 就在章末提供對未來情景的想像,有些類似科幻故事的背景設定。本章中提到應讓所有法律都能夠有清楚地解釋與立法精神、背景闡述。各領域的專精者協作登陸火星的計畫。另外當創作時,所有歷程(包括曾經如何失敗、怎麼避免)都能夠記錄並分享出來。我想這些作法倒是不錯。
2016/8/20

7. FILTERING 篩選統整

注意力,亦即人類的 CPU 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資源;這也就是人事費高昂的原因之一(雖然人工未來可能會為機器所取代)。更貴的是運行結果,例如體驗的總結、心得。這一章討論前面提過,在資訊氾濫、時間就是金錢(注意力稀缺)的情況下該如何篩選出重要、所需項目的問題。或者更全面性的說,依所需要求、按照重要度排序、必要時截斷。我想在我們挑選時會從幾個條件下手,這邊假設有人工智能助理幫我們做這些工作:
去掉累贅
重複的東西只要吸收一次。但這只是我們對 filter 的基本需求。能夠邊跳過重複資訊,邊做統合並去蕪存菁、把明顯錯誤、不符合真實或不實用的除掉,而類似的統合在一起、挑出其中核心觀念,會是更好的方法。
依重要度排列
中樂透、親友車禍、工作上的急事、突發世界局勢、限時活動(展覽等)都會比經典文學更重要。Kelly 提到應該關注親友的動態,知道他們最近的狀況以及瘋狂、投身於那些事物;我想可歸入此項。
關注人生規劃中的標的
人們常常把時間花費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但這有時會導致浪費,甚至危害。例如天天沉迷遊戲、花五六小時在無實質意義的聊天(這點肯定有爭議…)、抽菸喝酒之類。若是經過較具遠見的規劃確認過,這樣子的偏好就比較能得出個結果。
適當接觸不同領域
對僅與偏好有關的情況,例如買甚麼款式的衣服、想吃西餐或中餐、住哪款旅社,只顯示個人化的結果固然很好。但與個人人格,或與知識體系塑造相關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這麼回事。過於集中於某些特定意識形態,思想就容易偏頗,被困在畫地自限的過濾氣泡中。overfitting 的結果是僵化思考,不容易接受新思維;自以為理當如此的常識,其實根本是不具普適性的偏激言論。而與自己臭味相投的,在外界看來卻可能是一丘之貉。因此篩選時除了依照消息在現實中的真實比例,不顯偏頗媒體與社會責任;也得使我們把觸角向外延伸、探索新天地,嘗嘗不一樣的新滋味。為了不造成反效果(厭惡感),或許可先從「稍微不一樣的想法」開始,而不必列出「完全不一樣的」。
統整資訊
理想的篩選機制不光是即時性演算、把不要的剔除,更要進一步把留下來的也以系統化、結構化、由淺入深的方式呈現。就算是懶人包,也有的寫得淺顯易懂,讓閱覽者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其精要,而不致迷失於資訊流中。由於比起教科書,具因果聯繫的故事較易吸收The Knowledge Illusion 第三章 我們思考的方式;能夠轉換成風趣的故事會更好。
若將人生寓於學習、融會貫通並應用以解決問題、開拓領域,則這把關的門神就應該讓進來的都是有處理價值的。說白一點,好的過濾器應該要幫我們讀書,能寫 Wikipedia、教科書。並且為了不偏頗,除了捨棄無實質內涵、未自洽、不符事實的觀點外(見人生的意義思想體系的理想條件),其他應該依可靠度依序列出。越可靠的可描述詳細些,其他則簡明扼要即可,最起碼使人得到全面性的眼界。除經常能讓人學習新事物,展現的內容還得適用於個人情況,程度在接收內容的人自身剛好可以吸收的範圍才有用。過於簡單或難到像有字天書、天方夜譚,顯然對我們沒意義。
鑒於注意力如此珍貴,未來一定會更多人想方設法要奪取他人的眼球。現在是生產者到 Google 公司申請廣告,文章提供者如 blog 寫手至 Google 申請 AdSense 投放,Google 好比是媒合廣告主以及看板(展示平臺)的中間商;Kelly 設想未來或許還會有專門提供廣告作為內容,或是幫忙製作廣告的個人出現。而廣告主還可能乾脆只找影響力大的人(如追隨發言的觀眾多的大骹),直接給優惠請其代言推薦,這可能比投放廣告便宜多了。
雖然我不能說這種直接找上廣告主的商業模式不可能成功,但總有些懷疑其市場規模多大。就一個讀者的角度而言,我還是最看重內涵。一篇文章儘管內容豐富,只不過插花一小點廣告點綴,我也不想閱讀他們。正如 Kelly 所描述,像這種向人索求注意力的傢伙,根本就該付錢給被剝奪精力、浪費時間的犧牲者才對。就算今天作者搞到內容與廣告膠漆相融,還讓人感覺不出來在打廣告;即便如此,我一旦發覺有這狀況,還是會傾向看點更純粹的。說到頭,我比較看重道理,而觀念本身的傳授頂多需要訓練,不需要錢。要錢的都是因為對方索取報酬。當然我的場合不能推廣到其他人,畢竟全世界消費者都像我一般吝嗇的話,經濟很難流動。不過內涵的本質本來就不是錢,而應該是理念;而廣告說得再精彩,其目的終究是要人掏錢;以這種方法推動的經濟,如果變成人們獲取資訊最大的管道,迫使人們不得不消費,我不覺得對人類文明發展有助益。生產者要販售商品最正統的手段,我想還是靠著口碑。以這角度說來,有良心的正當中間商應該是提供可靠的口碑資訊;而不是讓人們之所以出手買這些商品,都僅僅受廣告內容左右。同樣的道理,我的偏見是研究者應該要比明星有價值;歌手藝人之所以出名、具有高影響力,根本就是鑽了人性的漏洞,而非他們本身對文明的貢獻多高(…想辯說因為帶給人們歡樂,心情好了,就讓人產出更多嗎?);可惜現況不是如此啊。
2016/8/21

8. REMIXING 跨領域混搭

經濟永續的成長不能靠對耗竭性資源無盡的探勘濫用,終究得倚賴技術的提升。這點在 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 提過。而科技發展得要靠對現有知識前沿科際整合,探索各種可能性;這在前面即時利用資訊可促進文明發展之原理才提過。
混搭也體現在我們由於科技進步帶來的,對創作編輯能力加強上。過去的編輯方式非常繁瑣,甚至一個小瑕疵就得打掉重練。今日非破壞性編輯常常能拆解成小部分,各自完善後再做組合;這防止了難免出現的小失敗,卻導致全盤放棄的危險。從寫書、繪圖到影片剪輯,都有這樣的趨向。除了編輯方式更靈活,這種拆解再組合的模式,也同時允許不同時空背景下的素材再利用,使得後人可以恣意操作前人造出過各種不同的元件,組合成乍看之下精緻又大異其趣的創作。甚至還因為演算能力的進步,連個人都可以輕易造出不可能實存的虛幻場景與情節。為了將既有作品拆解成元素,除了利用閒置人力(如製作 staff、fans)手動為其分割、加上標籤外,未來我們還會利用人工智能來幫我們自動辨識,準確的在特定段落插入應有的屬性,以便檢索。畢竟這是一個搜尋不到,就不存在;訊息過多過雜,就不算資訊的世界。未來標準會高到沒抽取出特徵、未統整成條理的也不算資訊,訊息都必須即時經過智慧型篩揀分類歸納的程度。
同樣因為科技進步,現在欣賞創作也更自由了。觀眾可以暫停快轉慢放。基於對歷程的完全紀錄,常能即刻回復到任何時間點。

為了充分嘗試、應用上所有知識及每個觀點,越多知識開放出來越好。前面提過我在知識共享曾設想,只要是能促進文明演進的知識都應該無償、或最起碼極廉價的公開。而我更極端的想法曾在 The Price of Inequality 社會體制改革一節描述,一個由國家研發知識、最終收歸國有、開放使用的體制。
Kelly 提到,是不是能接受開放使用,還得視使用的用途而定。應當鼓勵能促進生活品質提升、使眾人幸福、增加公眾利益的創新用途。若希望條件清晰些,一件創作最起碼應該經過改編、重組或轉化。若是拿公開的東西來賺錢、圖利特定的人,而非造福眾生,這種利用方法就不應該被授權。這乍聽之下有點像是 Creative Commons 的精神啊。不過 BSD 授權似乎更自由些,其考量點不同吧。

2016/8/22

9. INTERACTING 互動

過去的資訊設備因為技術限制,往往只能從極為有限的輸出入介面與人類交流,無法使人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但隨著科技進步,這些設備也漸漸增強了與人類的互動性,儘可能於可行的探測、展示範圍內加強能做到的功能;在背景靜悄悄地自動幫我們完成例行性雜務、省去特地勞心費力的必要,讓我們把寶貴的專注力投放在更需要我們親力親為的事物上。例如以攝像頭追蹤眼球運動與表情,當發現讀者重複閱覽,似乎需要幫忙時就增加說明、輔助我們閱讀。語音辨識與控制、3D 頭盔KinectWii 遙控器普適計算物聯網貼身設備、即將出現的擴增實境眼鏡等,都應用了這個原理。最終理想為探測任何微細反應、賦予刺激給所有操作者的 input,使人能應用所有感官、執行任何可行的操作,以致包括現實中達不到的能力;且採用直觀而有效率的方式。
機器功能可以多強大,與科技發展到什麼地步有正相關。過去 CPU 晶體演算速率尚未發達,攝影鏡頭的解析能力不夠精準、價格不平民廉價,而演算法也沒發展出來。就算世界首富(有再多錢)想單單自畫面取得相關資訊,亦不可能達到。而今天萬事俱備,自然就有人開始嘗試。不用說,當前人類的 VR 科技尚未達到 THE MATRIX 的程度。雖然我們很快會習慣用手機看立體電影、玩立體遊戲,但當前大多數設備還在努力加強對眼睛、耳朵的聲光刺激,無精力分心到其他感官上;在二三十年內我們依然達不到完美劫持大腦訊號,並正常反饋的程度。不過這種技術的演進終究是文明必經之路。未來隨科技研發,我們的介面前沿還會持續前進。

除了生理特徵外,Kelly 提到每個人與機器獨一無二的互動模式,能成為辨識與認證的基礎。但我想就如同指紋、虹膜都能偽造一般,這其實也不能說是百分百的安全。

2016/8/23

10. TRACKING 感測、監控、紀錄

如前述,由於科技進步,現在計算器與感測器能做得輕便耐用、易操控,又便宜到能普及遍布,這也是物聯網之所以開始發展的必備條件;讓我們首次有辦法長期、而又持續不斷的紀錄數據,包括個人生理狀態常模與行為模式,並整合運用這些數據。之前我們拿筆寫下文字為日記,二十年前有廣告用照相機寫日記;今天我們則以攝影機寫秒記,彙集成 lifestream。這使我們更客觀、且更深入的認識我們自己的狀態,能夠做預警或幫助治療(個人化醫療)、解決問題。例如即時分析數據,並把其導入 Watson 之類的專家系統診斷,我們或許在癌症或腦瘤發展初期,就能察覺自己身體出了狀況,應該做哪些治療;連跑醫院看醫生的動作都省了。漸漸地,一些過去沒人想過要記錄的項目(在何時眨眼?任何時刻的身體動作?),以及認為屬於個人隱私的範疇,在未來都將伴隨著應有的配套措施越來越透明化。為此社會需要做的,包括建置促使人們願意分享、令好的想法能吸引人注目的系統;政府當局則應規範數據使用、確實執行監督機制。人們的認知、觀念(共識,見 Justice)將隨著分享成為習慣而轉變,認為這情況理所當然:做事坦蕩、光明磊落,沒有幹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則彰顯所作所為以求揚名立萬都來不及了,適當公開私生活自然無妨;不這麼作、堅持匿名隱瞞的,反而會被懷疑有鬼。簡單的說,人們寧願拿隱私來換取名聲與便利性。屆時依舊不願犧牲私密權的,搞不好工作找不到、無法與人社交,連買個東西都不成,也活不下去。
除了用在人們身邊,未來像是公共設施(包括交通、水利等)的監控以致維修、市容維護(自動清潔機器人是許多人早已想像過的,例如在 K 中。),也都能受益於智能化又廉價、可常時執行的機器;到時候就會少很多令人厭倦的「做不完的工作」了。屆時將會進入智慧化世界,而不僅是智慧化居家生活的程度;人類盡可能準確地掌握物質世界所有狀況,並即時使機器自動的做出無須人類介入的回應與處理。在此類感測器隨處可見後,藉由數據分享與統計,還能破除偏見與謬論(尤其是被利益團體刻意引導的)、導出對人類整體更公正可靠的推論。當應用於地球各個角落(奈米機器人?),甚至能獲得其他生物、或是對環境更精準確實的數據。
2016/8/24

11. QUESTIONING 開發新領域

隨科技發展,人們的生活以及常識也將跟著變遷。有許多過去無法容忍或不能想像的事物,有朝一日或許會覺得這再自然不過。

而在這麼一個電視即時連線,狗咬人不奇怪、人咬狗才是新聞;每個人都能把切身經歷上傳影視頻道分享的時代,人們見怪不怪,遇到再特殊的事大多也不像過去那麼驚訝;大家的常識面變得更寬廣,對怪異事件的「包容度」變高了。但太多例外、意外的發生,或許也造成我們對真理的確信程度變弱;以及投注過多注意力在低概率事件上,忽略了日復一日的平凡才是生活重心這事實。於是道聽塗說無法辨明真偽、思考膚淺,放著真正該關注的重要議題不管,反而把時間花在了追逐浮華縹緲、滿足自我欲求上。
我個人亦無法置身事外。自從能從網路取得資訊並驗證後,我看書或發言的方法就不再是單純的累積讀書量,而是在寫下文字前先盡可能確認我搞懂了所讀的內容,以及我想表達的話語是不是言而有據。雖然結果總無法完全保證文字的準確可靠、獨創性以及精煉程度,但為了查詢這些資料所多花費的時間卻是實實在在的。例如才在前一本 Life Ascending 看到作者提到光合作用,然而文中並沒仔細深入、像教科書般的解釋其中機制。為了寫出屬於我自己知識體系出來的話語,總是得確認我真的知道光合作用的細節,並以此啟發(激發出)我自己歸納的想法。過程中一路從呼吸作用、光系統、暗反應、電子傳遞鏈,一直查到 Calvin cycle、葉綠素、類囊體、P680、P700、RuBisCO、NADPH、OEC、氧化還原作用,這還是不完全名單。雖然到最後終究沒能夠完全讀通、明瞭其細節,所多花費的一兩天卻已經回不來了。我只能自我安慰,好歹已經達到我不滿意但能接受的程度。不過換個角度說,若我沒有資訊來源,說不定就只能靠書中的說法人云亦云,無法做出更創新的探討。之前在作品評論的層次提過,我以為好的心得、評論應該引入成一個更圓融的體系,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因此雖然多費上許多時間來寫心得,但我感覺還是值得的。雖然一心多用的產能確實比不上專心致力於一件事,只要我們用對方法、能抓住本源(核心枝幹,我們真正想達到的目的)而不隨波逐流、順眾人起舞,網路可以成為便利的工具,而不是奴役我們寶貴時間的主人,最起碼現在還是如此。
Kelly 從人類整體的角度來看待這事。他認為,即便有些人說網路使我們容易分心,但比起上個世紀,人類整體的產量卻不斷提升;該說這結算起來利大於弊才是。

或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或是為了解決需求、解除困難,我們天天都需要利用網路,或是說編製問題輸入搜索引擎之類,今日更是直接以自然的對話方式詢問電子人工智慧助理即可。對於與事實相關的問題,機器常常能回答得不錯。其中一部分,例如訊問行事曆之類,屬於我們與機器的互動(第9章)。Kelly 認為在這時代,問題反而成了稀缺資源,而好的問題並非當前知識可以回答,且能引發更進一步的探索。我倒覺得所謂好的問題,是我們認清當前知識發展的界線後,所發出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在我們教會機器邏輯思考以及這世界的基本運行原則、科學方法後,機器都能幫我們來探索宇宙了。屆時人類的問題充其量也不過就是我們慾望的表徵罷了,這也要說很具價值似乎就有些沒道理了。
2016/8/24

12. BEGINNING 趨勢才剛開始發展

過去我們有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原子時代、太空時代、資訊時代(電腦時代)種種說法(這份名單為隨意列舉,已忽略過多技術轉捩點。);前不久(二三十年前)網路時代才剛開始。雖然前面描述與料想的趨勢不會隨即發生,某些特性甚至在我們有生之年都不會到來,但網路依然將會是改變人類生活模式最有力的因素之一。不久的未來,或許網路與科技還會促使人類生活經過相變,羽化成我們現在想像不到的姿態。
關於人類未來的發展,我在 Guns, Germs, and SteelWhat Technology Wants 第十四章已想像過,不再贅言。
2016/8/24

小小結

Kelly 本書的編排似乎比較雜亂,還沒有做出統合。例如加速變化、即時利用與分享資訊的概念多次出現、橫跨多個章節,但並沒有做個統一論述與區隔。而像第5章的 dematerialization,其中也混合了因為科技發展使得我們能以更輕便的硬體,達到相同功能的例子,而這部分並不是 Kelly 真正想說的核心。我想在這部分,即使我的心得也還不夠精煉,而能再統整出更為精要的主題。
看到後半五章,感覺我想說的有許多在前幾章已提過,自然吐出來的東西也就少些。

本書主要觀點請參閱前文。我想就其中所提的趨勢,計算與傳輸能力的加強、優秀系統的建置,使得我們大家漸漸都活在了同一個空間中;所有訊息都即刻遍傳,也馬上被處理。雖然生理上是分割的個體,但卻因為即時性的溝通分享致融合;眾人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眾人的,因此東西只要存在、可取得,就不必分你我,而能盡情取用。與之前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變革相似,有許多過去沒料想過的,未來都將天經地義。我們許多長期性的規劃,亦很容易因為出現變化(新科技的出現使計畫假設的前提不成立)或意外(出現新科技產物)而無法遂行。這些都是文明正常發展之下,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這情況下缺乏技術性,光是重複動作、具有固定模式可程式化的工作都會被取代。我們若不想載浮載沉,就需要創造出自己的獨特性,例如上面資訊被恣意複製下的應對之道提到的。短時間內這不會是問題,一般人可以靠著與機器的協作、加強機器或我們本身的能力(寫程式的工作從來不缺人,只怕你沒想到還有啥可以寫。),共同架構能促進科技、文明發展的系統來創造價值。詳細請參見時事#1有潛力的未來工作一節。至於非凡人的天之驕子、百年不遇的傢伙不用一般人擔心,他們自然會是時代的領頭羊,突破新領域、創造新的見地。
至於機器能力勝過我們的時代,或許有段時間能過過ゼノギアスフラクタル中,那種機器把所有事情安頓得好好地,人類閒來無事的生活?但接下來就不一定了。我想更可能發生的或許是我在 PSYCHO-PASS 身體改造進程中的預測吧,人類會與機器共存,而後人類也會成為機器的一部分,直到人類與機器分不開,最後我們生理上的後代就是機器。到時甚至已經沒多少人會懷抱感傷了,大家都是機器,因此一點也不必嘆息。
當然,這都是在文明順遂發展之下才可能發生的事。若我們在那之前就把自己噎死了,就怕文明還會倒退百年。

2016/8/25

Tweet


Perl by kanashimi, 2000/12/10 05:10PM-2005/7/5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