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討論

有效的討論

故事

如何嘴砲-在嘴砲王應該出現的元素 (原 2011 CE 廣泛流傳的中文翻譯) (圖片來源 @ ImageShack® )
這兩天 Paul Graham 的如何嘴炮金字塔一文勾起了我的回憶。對於這個長得很像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的反駁金字塔,第一次接觸應該是在 Google+ 上。沒記錯的話是網友轉載不來恩的文章,那段時間這圖樣很常見。「嘴炮」這詞老早聽說了,當時雖覺這圖有趣,卻沒投以太多注目。此 hierarchy 的帖子沉寂一陣後,換洪朝貴提到駁斥網路謠言的方法。除了明列 Paul GrahamHow to Disagree 原文出處,先生還修正了網友的翻譯。
然後就是本次 Kris C.重新審視此番言論,提出更精確的翻譯以及看法,還舉出其之前做的進階版「有建設性地回應網路留言」流程圖
我回想起前一段時間也對相關議題苦惱過,卻沒總括出結論。但機不可失,錯過這次,我可能不知何時才會再提起氣力談相關的議題。因此雖知其不自量力,最起碼也該多看些心理學以及諮商的文獻再來臭屁,還是鼓起勇氣吐了點東西。

去年原廣泛流傳的中文翻譯以提醒我們「如何嘴砲」、「在嘴砲王應該出現的元素」為重點,原註「別在網路上嘗試攻擊態度以上的等級,你只會浪費時間」似乎表示原作者覺得、或是想諷刺,網路上面的論戰普遍水準都不怎樣,大家發言該多自制點。其實電視上政論節目,或是我們周遭日常的辯論不也是如此?但有些人聽到的好像是「認真你就輸了」的樣子(笑)
好追本溯源成疾的我,首先想找出這翻譯到底是打哪來的,卻遍尋不到源頭。從 Google+,最早的紀錄可能是 lodour L 的,這應該不是原作者。雖聞 Mobile01 也有人舉過,但此帖已不復追查。改尋網路,發現 ptt 的 jeffiscool 與 Dreamlgw 曾 post 嘴砲等級示意圖,並還原純文字;但這已經是後期了。於是轉找對原文的介紹,發現這樣反,才對有不錯的介紹。再之前,除了 Kuailong 的中文版,就沒發現了。
總之,不提到最後還是不曉得源頭,空忙一場;就算找著其實也沒啥意義。能耗上大段時間找原典的我應該說是病態了。

概說

除了去年中在 Justice 的探討,在這期間,我幾乎天天觀看電視上的政論節目談論民主政治特有的選舉話題,積壓了些感受。年初還聽說了假托前不久去世的 Václav Havel 之名所發布的「哈維爾的對話守則」。這些條規恰好也是提醒我們談論事務時的重點,這讓我在一月初的時候想過了一下。向來喜歡扭曲言論的我(說好聽點是把理論吸收內化),理所當然用自己的話重新描述了一次:

潤飾版公民論壇的對話守則

這裡面確實包含了部分 Paul Graham 也提到的要素。

簡單歸類 How to Disagree

Paul Graham 藉反駁的層次結構一文,闡述了我們糾正他人發言時的各種相貌。雖然他好心的幫我們將網路上各種批評言論分了級,但其目的恐怕多是要告訴我們,對網路上到處充斥的無水準筆戰行為,他看不下去了。因此這圖表主要是要提醒我們,反駁他人時不要怎麼作,以減少犯錯。我發現低下的階層多可歸結於各種謬誤:
歪曲論題
包括 name-calling、ad hominem、responding to tone、counterargument。
缺乏決定性的一擊
反擊力道不足,無以推翻核心論點的有效理據。這包括了 contradiction、refutation 等。
可惜這些僅僅指出了一般人在討論時,最常犯下的內耗。連最高級的 refuting the central point 這項都不一定真的能直搗黃龍、一舉殲滅敵人,而只是我們反駁時起碼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
光是告訴我們「別這麼作」好比要我們知道煞車怎麼踩。但這顯然還不夠,我們還得知道加油門的方法,問問「那該怎麼做才好」啊。所以這邊還想嘗試正面迎擊,列出點討論時該用的方法。

定義

需要討論的原因在我們都不是全知全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獨自思考下,常常會存有自己沒注意到的瑕疵。而不同個體間見識的歧異,也需要溝通來化解。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多幾雙眼睛總是看得比較全面。
因此,討論的用意是藉溝通、交流以填補各方之闕漏;糾正錯誤認知(包括對實際情況不明白,與心理上的錯誤歸因等),以臻特定目的。這目的,可以是追求共識、得出完備體系、解決問題與爭議等等。一般的「批評」,應發揮同理心、站在對方立場點醒對方更合適的處理方式。簡單的說,好的建設性批評,是身處地建議「我假如是你,這麼修改會更好」。通常人際關係相關的討論,重點不該在以理服人。既有此方向,就應當排除其他妨礙因素,例如維護己方利益、持有「底線」絕不退讓等。

原則

議論的目的應該是互相補漏求進步。竊以為,討論的原則應有下列幾條。
事前研究議題
有很多當前面臨的議題前人已經探討過,也有很多先備概念需要在討論前先吸收內化,並融會貫通、建立自己的思考體系;否則就算討論出了結果,可能也不會是最好的;甚至使討論無法進行,或者得出結論才發現沒有實行的能力。
另外,若今天的重點不是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那還需要先擬定具體可行的計畫或架構,自己有點主張可以拿出來。而不光是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僅把所有方法全部推翻。
隨時釐清對話狀態
由於人與人尚無法真正心靈相通,自然搞清楚大家想表達的到底為何、消除誤解就是溝通上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這邊所謂「狀態」,包括了討論目的(如確定問題癥結)、議題、使用詞彙之意涵、各發言方之定位等。
  • 無法明確定義出主要議題,或使用模糊的詞彙,可能造成說來說去談不出甚麼結果,甚至雞同鴨講。因此對話中所出現任何詞彙與語境應有準確定義,或最起碼為對話各方具有相同認知之語意,以評斷陳述之真正意涵。
  • 為了避免混淆真意,發言應精確。應用證據的方法於後文再述。
  • 發言人身處之境況,可能顯著影響其言論。因此討論時須掌握對方實際之處境與地位。舉例來說,若今天討論的是臺灣是否應該獨立,便需要先確認對方與自己到底支持哪種論點、抱持何種心態。
釐清這些狀態後,可以之檢驗各方對議題的理解是否有所偏差,並先將這些認知上的差距弭平,確保溝通平順。

為了幫助釐清與理解對話狀態,討論時應具備有效率的發言技巧。

  • 闡述己方之論點時,須以對等以至同伴的立場(不可以上對下),清晰(簡單明確具條理)、有力(帶有自信)而風趣的表達推理的過程、如何達到此般結論;並能恰當的舉例說明,必要時為對方補充相關知識以輔助理解,最後再確認對方已正確理解自己的意思。若認知仍有差距,可以和緩語氣精確指出相異點。
  • 若對方有認知上之謬誤,盡量不直接而難堪的指出對方錯誤,而寧可以無關對方的實例或寓言類比。高級一點的可以完全站在為對方的角度,將論證推至極致,然後使問題浮現。(這最好建立在良好氛圍、善意的基礎上,才不會被視為冷嘲熱諷。)進一步,還可以預言對方的行動以及自己將如何應對,例如「若您覺得這是因為我有地方注意看,請告訴我是在書中的哪個章節。我一定會馬上惡補。但若您無法舉出確實的位置,請恕小弟無法回應。」若對方真以無道理、或情緒化的表現回應,只要按照所預言的,沉默是金,無須動肝火。
    就算辦不到(畢竟這是較具難度且麻煩的方法),最起碼也該以「這樣做會不會比較好?」的建設性意見代替「你這邊錯了!」,以維護對方尊嚴。必要時請公正、中立的第三方輔助與仲裁。
  • 若是網路討論,則尚須具備易於理解的格式。Wikipedia方針與指引提供了許多值得參考的建議。
言論須自洽並契合現實
人生的意義文中提過,一個可行的思想體系,起碼應當具備自洽與契合現實等基礎條件。
  • 為求自洽,我們在討論時,應當以客觀公正、理性的態度,純粹從事實下手,並以奧卡姆剃刀之類該有的基本精神,依邏輯推論。
    這精神亦包含普適性的資源分配法。我們應當平衡分配如注意力、陳述分量等資源,不可厚此薄彼;例如:
    • 對話之結論應盡可能達到理想的狀態(說好聽點就是追求真理、帶給人們幸福、讓世界更美好了),而不是維護己方利益或論點、尊嚴等。因此應當把對方論點當作自己的,圓融各方的論點。
      雖然我們都說偏見不好,但有時也是可成事的。想圓融論點,一個直觀而較激進的方法,是持有對方的偏見或成見來思考。(但須注意這到底是對方真正具有的,抑或僅是自以為對方有的偏見。)例如要評論 iPhone 好不好;當你擬出了自己反對 iPhone 的理由時,假裝自己是蘋果教徒,那會怎麼講、會怎麼拚命地從中找出正面價值。而那是不是真有其無可否定的理據在。
    • 當我們陳述論點時,須注意縱使列出各方的意見,卻不可只列出某一方的證據,而忽略另一方的。這會使人以為某方較可信,而產生不符實情的認知。
  • 討論事務終究要以現實為依歸。所提之依據應符合真實世界中實際比例。這邊所謂「比例」稍微複雜了些,近似不合理的比重文中所言;詳見媒體與社會責任。我個人以為,這是中庸、或說中立的觀點(不帶偏見、平衡不同觀點)更理想化的說法。
    在證據的應用上,盡量採用統計或研究等量化的資訊,讓數字說話而盡量不作推測或「感覺」等價值評斷。正如口頭契約效力不及書面;「觀感」固然有其成立之可能,總不及確實之數據可靠。例如採用「根據去年市場調查,此品牌冰淇淋市場份額 69%,消費後之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皆為業界最高。」,而非以「這是最好吃的冰淇淋」之類摸稜兩可、個人主觀心態的方法支持論點。
    即便非得以個人觀感來支撐論點,也應當是「這種冰淇淋的綿密度是我吃過的所有冰淇淋中最細緻的」,而不該用「我覺得這很好吃,每次吃都讓我有飛上雲霄的感覺。走遍大江南北,我聽過無數人也這麼說。」。
是以我們當隨時維持前後一貫而不矛盾的論點,並追求真正現實中的比例,而不僅以自己的期望、或自己所見的現實為依據。
採取建設性言論
若說前面是議事的秩序規範、方向盤的話,那這條就是油門了。
正面前進的部分,應該針對主題,發表落實(具體可行)之言論,以釐清議題、情況,進一步達到最有利的結論。
反面要防止原地踏步甚至後退,則不應落入謬論、人性缺陷或作出妨礙討論的行為:
  • 常見的謬論如歪曲論題、人身攻擊(訴諸與當前論題無關的,議論參與者本身的特質。)、straw man、以過分複雜的陳述或權威壓人、訴諸群眾使人知難而退、強加條件等。
  • 人性缺陷如偏袒自己人(包括自私自利)、預設立場、固執己見等。可參閱社會心理學
  • 妨礙討論進行的行為如騷擾別人、擾亂秩序、胡言亂語等。
關切人情
情感考量,簡單的說就是得設身處地理解對方提出言論的心態與處境。處理好情緒問題甚至比議題本身更為緊要,因為這是人性:脾氣一起來,本來能說好的都不好了。因此我們需要抱持「我與你同一陣線,並願意犧牲一部分來解決你的問題」的心態,以對方可接受、且有實效的方式探詢,並察顏觀色(包括肢體語言)、確知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想法(弦外之音、俗稱心裡話)是什麼。多贊同他人而少指責錯誤。若以「是這樣沒錯,我只是以為……」這樣的話語,就沒人會覺得是心服口服的表現;很多時候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啊。假如這樣還是沒辦法解決,那就代表這是我們兩人(或我們大家)一起努力,都不一定能處理的事務。這情況下還要堅持己見,就有點無理取鬧的感覺了。
但就算積極想去站在同一條船上,很多情況下各人處境如人飲水,不太可能完全體會。即使無法理解,也該如 Justice 中所言,抱持起碼該有的尊重與關懷。例如別緊緊把持成見不改、以善意推定對方之言行(類似無罪推定原則)、表現出積極傾聽、願意溝通的誠意,以懇切的語氣、不隨意插話或輕易否定對方以避免衝突。禮多人不怪。在這部分,尚可參考維基禮儀

另一方面不得不提的是,如何處置自己犯的錯。犯錯是很正常的,排拒自己犯錯的可能性是個餿主意The Inner Level 開心見誠。因此我們應該抱持開放式的心態,容許自己出錯,甚至完全顛覆自己價值觀的可能性。不逃避該負起的責任,或自己的失責。勿為反對或反對,或為堅持而堅持,明明冥頑不靈卻自以為是擇善固執。
而之所以要如前述,克制情緒、遵循秩序,採用冷靜平和的語調,盡可能不涉入情感或情緒化表現;除了因為人總是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犯錯,而我們總不期望自己錯時反過來被責難到臭頭之外,更因為具備同理心是做人的基礎。

到這邊可以發現前面花了很多氣力來避免情緒話表現——常見的包括炫耀誇飾、計較抱怨、翻舊帳、諷刺侮辱挑釁等攻擊性言論、發飆somatization disorder、威嚇等等——或心理(人性)弱點影響到理性,例如對發言技巧的要求。這些心態沒辦法使討論有所進展,反而會扯後腿,使關係決裂。畢竟人是感性的動物,所謂理智也不見得是為了追求真理(Justice 中曾提過)。而「關切人情」這點更是針對情緒而來的。若我們全是純粹理性的程式,或許根本不需要這條。但我們不是電腦中的居民。說極端點,為了使談判順遂,我們甚至得來點本來不需要的 sentimental 配合幽默,壓低自己的姿態、維繫與對方的信賴度。除了為對方留退路(甚至該為對方設想好可行的替代方案),寧可自己先道個歉,使其有臺階下而保個顏面外;有時甚至需要戴高帽(肯定對方部分自洽或符合事實的論點)以提升對方自信,或是藉者諒解對方的說法讓對方體會到我們與其之共通處、認為我們是同路人。針鋒相對的結果就是寒漠罷了。

流程

大家好像都很喜歡提圖表。畢竟這是個注意力珍稀的年代,能快速掌握、簡單實用的總是較受歡迎。
事前研究
好好做點功課吧。還要確定自己並沒有感情用事,因為某些偏見而蒙蔽了真相。
設定前提
像是長官對下屬的情況,應該設定前提,給討論人安全感。
確定各方討論的意願
審視其先前發言與表現,確定對方的目的與我們的相同,都是要把議題好好地解決、求得真理。如果有人打定主意來亂的,經溝通無法以理服人,那只好放棄,請更重量級的公正人士來仲裁。若有理能行遍天下,警察也不用混了。
確立議題
參照上述隨時釐清對話狀態之原則,搞清楚大家沒會錯意。
溝通交流求得結論
注意上述原則:隨時釐清對話狀態、言論須自洽並契合現實、採取建設性言論、關切對方之情感。把握住我們的目的,別路邊草啃到忘記終點在哪了。
就算不想看或忘記上面那麼多東西也沒關係,只要記得幾句話:沉住氣、語氣和緩、好好把事情講清楚。網路上的討論通常只是人生的一個小小歷程。贏了、輸了,我們都還是我們自己。因此,完全沒必要耐不住性子
處理結論
事後不記仇,但須落實結論、習得經驗。必要時可再啟會談。
這邊寫得過於簡單,有時間再寫詳細點。

限制

須注意的是,上面所提並非是整體(包山包海式通盤考量)歸納後的結果,因此疏漏之處在所難免,也尚不具統合性的組織架構。從某個角度看來,也可說這是哪個不知名小學生童言童語。惟雖有未盡之處,總是表現出某方面的真實吧。
此外,就算完全依照上述原則與方法溝通,還是不一定能求得共識或達成明確結果。其原因可能是情境不明朗,不確定因素過多,使得各方對未來之評估有歧見。也可能個人偏好、包袱都不同,今天全中國的人聚在一起要討論「早餐只能吃什麼」是不容易得出共識的。其他還有太多如焚化爐、核能電廠該不該建、建在哪,或是該不該廢除死刑等等問題。

抒情

說到頭,今天會特地寫出這篇文章,並不真的是看過太多人提到這金字塔,或是為了趕流行。而是因為我本身就拙於溝通與討論,不懂得與人交談的方法;但言辭之間又往往桀驁不恭,喜歡譏刺他人痛處。因此無論如何都想做點改變。過去雖聽聞過 Carnegie 關於溝通與人際交流的策略,也沒深究過,白白放走了機會。這次希望從不同的角度探討,更期待有一天辯論的藝術也能納入人際交流 SOP 中。
可惜的是,今天寫出來了,也不代表我就真的能在日常生活中體現這些道理。這點只得慚愧無地,望未來有所改進。
2012/1/29–2012/1/31

附注:關於「炮」與「砲」

下面只是述說小弟辨正辭彙用法的枯燥過程,與上文無關。之前雖然偶爾會論說查閱的結果,查證方法常常一語帶過。這次純粹做個紀錄,預防老來痴呆罷了。
首先說明一下,小弟自認為用字吹毛求疵,雖然總是不徹底,常常還是會出現紕漏就是。但可能的話,都會盡力改過。

官方辭典地位重

這次文章中大量出現了「嘴炮」一詞,寫完才注意到「砲」與「炮」兩個字都有人用。查了一下,一時間卻摸不著頭腦。教育部的辭典向來是我最大的幫手,畢竟這具有臺灣最官方的地位。縱使對於某些爭議度較大的詞彙,我還是會多方查證,盡量採用較為合宜(例如較說得通的道理,或是古字。)的寫法,而不一定採用其上所列。例如上面的「徹底」,我就不會寫成「澈」底。但大多時候,還是依其為準。以其所列辭條(炮找到 116 則,砲11。),「炮」當前的用途較「砲」廣泛許多。「砲」還能作風水術語哪,但其中「同『炮』」這樣的說明使我有了些警覺:在查爭議性詞彙時用上「亦作」、「又作」之類的詞,常常代表國語會也無法做出定奪,只表示這是通俗用法。因此不好馬上就用裁決該用「炮」。

古文考證

依照一貫的作業,先查找古文。國語會列了三國演義作為「砲」的例子,查了一下第七回確實寫成一聲砲響。那這兩字到底有何差異呢?這時候搜尋引擎還是我們最大幫手。現在這時代,沒這東西,我們還能怎麼生活呢?拿「"炮" "砲"」下去搜尋,終於發現从“砲”到“炮” 這篇,較詳細的解釋了來龍去脈。源流是很重要的,記載了包括出典考據與演化歷程的資料較使我信服。
為了解字的演變,我們免不了也得查查古代字書,如說文解字之類的;此時漢典是個不錯的工具。說文沒「砲」,倒有「炮」。(咦~這麼說「炮」較古老囉?聽說後起之秀用途常較窄,這麼說來兩字使用場合的區別就能理解了。)康熙字典載了,說「俗作砲。機石也。」又說礮音來自「拋」丟,卽今拋車、亦作𥔰。看來印證了把「砲」當拋石機的說法。
注疏古文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常是很好的參考來源,因為這站似乎經過較多人校對,交互參照功能也較強(都以程式自動化了)。以其所列,「」起碼在東漢釋名的時候已做為常用字,依其引文,砲之字義或為可摧折物體之如石般硬物,或為咆哮。而「」這看似出現更早的字則常用於「炮烙之刑」等炙燒皮毛的用途。真正用來當拋車用,照康熙字典說法為「砲」本字的「」在宋本廣韻出現過。但這依舊無法解釋這些字在當下該如何用較適當:對我來說,採用「嘴礮」,以至完全依照「炙燒皮毛:炮,拋物體:礮」的原則,這會使我行文時「砲」完全消失(得用正字礮),「炮」則幾乎不會出現(會用到「燒皮毛」的時機幾希!);在心理上實在有很大的抗拒啊。

官方資料

接下來應該確認這兩個字於當代文化中的使用頻度,或者還有沒有其他的佐證資料足以說明。官方的資料當然影響力會比較大,畢竟錯了可是得擔起責任的,不能兒戲。我意外發現臺灣的法規幾乎僅用「砲」,包括著名的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這使我遲疑起來:不是說投石機才用「石」偏旁,用火藥的該是「火」字旁嗎?現代哪個人還拿石頭丟,而不是端榴炮出來呢?不過再想想,說不定他們真的就是指丟石頭也說不定。這還可以接受。
通常只找我們的資料是不夠的。因此我又尋到對岸的法規。大陸看似沒有官方的類似組織。這倒也是,猶記很早的時候(遙想公瑾當年……って、想到哪兒去了!),本地一樣也沒這麼完善的資料庫啊。話說這東西出來,民辦資料庫應該就沒生存空間了。大陸民間的倒還不少,但我卻發現「砲」這字可是一點生意也沒有。看起來,可能是因為大陸官方只用「炮」了。既然臺灣與大陸民間也都多用「炮」(大陸的以百度搜索確認),看來勝負快要底定。
但看到砲兵學校用的也是「砲」時,我不禁大駭:什麼時候我威風英勇的國軍也玩起石頭來了?這到底又是怎麼一回事?我趕緊找了下,該不會對岸也這麼稱呼?才發現第二炮兵之官方稱呼使用「炮」。因為缺乏官方說明,我只好推測或許是因為臺灣這邊官方比較守節(守舊?),不喜歡太新奇的東西。

其他漢字文化圈之使用

既然沒有定論,只好再嘗試參考其他漢字文化圈。我發現日語中較常使用的是「砲」。大砲、火砲、砲弾都只用石偏旁。君不見連動漫界常用詞彙「魔砲少女」都是「砲」?「炮」較常使用在用火燻逼(炮烙:あぶる)或特殊火器(炮録火矢)上。有可能因為他們借用此字時,還處於投石機盛行的時代嗎?由於常用漢字只有「砲」而無「炮」,這相當於政府承認、或是告訴大家「請多用這個字」;因此這結果也是可預期的。惟這不能拿來解釋我們的情況。
前面已查過,以臺灣那部官方辭典來說,「炮」的使用範圍較廣。作為對比,我又參考了大陸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嗯,有「炮」無「砲」。香港呢?找到小學中文科常用字研究也只收了。這下大概可以了解到搜尋引擎上「炮」這麼受歡迎的緣由了?即使今天我們努力嘴「砲」,人家口水就淹死我們了。(汗)

檢核當前使用狀況

無論官方怎麼規定,問題還是得解決:那這字,到底該怎麼用?看起來我還得找更多資料來作判斷的依據。於是接下來解析一般使用上的差異。
以一般用法,看來大家多是使用「炮」。但就算去除能判斷是火器或石器的場合(如沖天炮、弩砲),某些慣用語還是有其特殊的有趣狀況。
馬後炮
中國象棋中用的其實是「砲」,因此我以為馬後炮這招式該用「馬後砲」。但「炮」的使用時機似乎略勝一籌。(將地域設定在臺灣,使用精確搜尋。)由於這是作武器使用,尚可解釋。
砲兵團、打砲
在對岸,「打炮」使用在軍方的炮兵上多於代稱謎樣行為。會使用於那件事情上,似乎是本地的特殊風俗啊?不知道這是不是表達了兩邊軍方某種差異的可能性?(哎、這封黑函言重了。)當然這「砲」與是石頭或是火藥無關。能打出硬到穿透辭海、或足以代替打火機的,請即洽 crop circle 旁,確認有無見到奇幻異象。相信我,那不是一般生物能達到的才能。現在只有風見みずほ能提供救贖了。(小道消息:最近聽說貴月イチカ也有這個能力。)
或許因為受到軍方影響,在臺灣「打砲」的使用率較高(約 1.5 倍)。不過,不用擔心。我的字典裡沒有這兩個字。所以這詞對我來說一切都是幻覺。
……怎麼?還在點滑鼠找本站之前出品的文章嗎?你可以更靠近一點(螢幕啦):此詞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只是對於這些相當於例外情況的慣用語,多為約定俗成,是不能強求的。

定奪

由於「投石機用砲、火器用炮」這個理由比較能夠打動我(注意:這是偏好,不表示此論點已到 5-sigma confidence 的程度。←某些領域的同胞們,請類比為 EVA 中的 09系統以資理解。),所以我最後的結論是:除了原文如此則不更動、臺灣官方單位採石部的「砲」之外,能清楚判別得出到底是火器或石器的就照用;其他場合全部使用「炮」。
另,不更動原文是我一貫的 policy。惟這邊的文章在出廠前,都經過程式自動校正。因此即使未編輯原文,出來還是可能被程式改動。

有感

ほら、錙銖必較到這程度、虚しいだろう。可以刺我一句「你怎麼美國時間這麼多」了。
2012/1/31

Tweet


Perl by kanashimi, 2000/12/10 05:10PM-2005/7/5 17:11